放射科_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放射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科室简介

  湘雅医院放射科成立于1930年代,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放射科之一,首任科主任黎光煦教授是我国放射学开山鼻祖之一。解放前后,在黎光煦等教授的带领下,我院放射科为我省各级医院放射科的组建、工作开展以及普及影像诊断知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奠定了本学科在我省影像诊断学的龙头地位,作为全国首批放射影像硕士点于1956年首次招收放射诊断学硕士研究生。我科历任科主任有黎光煦教授、肖剑秋教授、王焕申教授、彭光春教授,现任科主任王小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我院放射科现有1人担任湖南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1人担任湖南省放射学会秘书,1人担任中南大学胰腺疾病研究所影像诊断研究室副主任。

  放射科现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6人,其中获博士学位者7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放射科包括普通放射、CT室、MR室、介入诊疗室等部分。目前科室医疗设备先进,各种影像资料均已实现数字化,普通放射配备DR机5台、CR机2台、数字化平板电视系统2台、乳腺钼靶机1台、数字胃肠机1台,CT室配备高端CT1台、64层螺旋CT1台、16层螺旋CT1台、单层螺旋CT 1台,磁共振室配备3.0 T磁共振仪1台、1.5 T磁共振仪1台、1.0T磁共振仪1台,介入诊疗室配备平板DSA机2台,各部门均配备了影像工作站多台。

医疗方面:

  普通放射年均检查达16万余人次、CT检查达6万余人次、MRI检查达3万余人次、介入诊疗达2千余人次。影像诊断在功能MRI、CT灌注成像、血管成像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特色,介入诊疗在脑动脉瘤、布加氏综合征、血管支架治疗等方面已形成一定技术优势。每年均有多项医疗新技术获得校级或院级医疗成果奖。

科研方面:

  科室强调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的重要性。在神经系统肿瘤、脑退行性及代谢性疾病MRI诊断方面作了一些原创性研究,肺部结节、肝胰CT灌注成像已取得一定业绩, 在分子影像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近5年来(2004~2008),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国际SCI期刊论文2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课题17项;“神经系统疾病MRI诊断系列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教学方面:

  承担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等临床医学生两百余人医学影像学教学任务,已培养研究生60多人。2003年建立了影像诊断学多媒体实验室,2006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已主编出版教材、专著6部。

主治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光气中毒 化学液体吸入 滑石粉尘肺 军刀综合征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淋巴瘤样肉芽肿 煤炭工尘肺 铝尘肺 
医生列表
李刚 陈登明 陈常勇 夏宇 陈长青 仇斌 曾纪珍 韩再德 曹觉 彭仁罗 李海平 胡康新 雷光武 姜新雅 保秀平 王笛 陈荣 龙思夷 许柚 曾忠杰 张志瑶 余莹莹 孙微 刘巧喜 刘洁 彭光春 王小宜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