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_河南省人民医院
眼科
河南省人民医院
科室简介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于196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是国内最早从事眼科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创建伊始,建成1500m2眼科所实验楼一座,设有眼科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两部分。1994年建成了5000 m2的眼科综合大楼,改建了基础研究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扩充了眼科病房的规模,现有床位164张,是河南省眼科专业的权威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也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眼科机构。其临床部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为一体,倚托省人民医院的综合优势,以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科研服务于临床为重要特色。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由临床研究部和基础研究部组成。临床研究部包括: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病、眼底病内科、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眼科整形与美容、眼眶病与眼肿瘤、泪道病、葡萄膜病、神经眼科、黄斑病、低视力、眼遗传病、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视光学中心。基础研究部包括:眼科药理、眼科药剂、微生物、病理、分子生物、组织工程、遗传及眼库等研究室。

  国内著名的眼科专业杂志《角膜病杂志》1980年在我所创刊,是中国眼科早期的专业杂志之一,于1983年更名为《眼科研究》,并于1985年正式在国内外发行,自1992年以来,《眼科研究》历次被国家权威机构遴选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被国内外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在我国眼科期刊界占有重要地位。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图书资料室成立于1962年,现有各类图书资料13000余册,中外文图书5000余册,中外文期刊8000余册,近2/3为外文原版书籍。外文期刊中有25种为与眼科及其相关专业有关的外文核心期刊,包括《角膜》、《视网膜》《英国眼科杂志》、《美国眼科杂志》、《格兰弗眼科文献》、《新眼科》等。并收集19种国内全部公开发表的眼科中文期刊。本室拥有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CBM医药数据库(CBMdisc),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检索系统(PubMed)。图书资料室眼科学外文原版期刊订购种数位居全国眼科专业机构前列。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拥有设备一流的检查治疗和科研设备。先进的临床检查治疗仪器有: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时域OCT)、眼前后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频域OCT)、激光共焦显微镜、角膜内皮细胞分析仪、角膜地形图检查仪、FFA和ICG造影仪、泪膜分析仪、视神经纤维分析仪、多焦电生理仪、进口自动视野计、准分子激光治疗仪、YAG激光及多波长氪激光治疗仪、综合验光仪等。先进的基础科研设备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超速冷冻离心机等,为进行眼科临床科研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和平台。

  四十余年来,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眼科基础和临床科研人员,目前现有工作人员180人,拥有研究员和主任医师18人,副研究员和副主任医师20人,博士17人,硕士33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在全体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河南省眼科研究所不断发展壮大,并跻身于全国眼科学术界先进行列。1999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临床药物基地”,2001年被河南省卫生厅确定为“河南省眼科网络中心”,200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科技厅批准建立“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经河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河南省眼科中心”、“河南省视光学中心”。此外,“河南省白内障复明指导中心”、“河南省防盲治盲办公室”、“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河南省培训基地也设在该所,负责全省的防盲治盲指导工作。2007年批准成立“河南省眼库”,2009年国内第12个“健康快车眼科显微手术培训中心”也落户该所。

  近年来,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省、部、厅级科研课题80余项,获得科研成果奖40余项,获国家技术专利4项,出版学术专著20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近千篇,其中近两年发表SCI收录的科研论文6篇。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在对外交流、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方面非常重视。多年来,邀请美国、日本、韩国、瑞典等多个国家的眼科专家数十人次来所进行学术交流、讲学和实验室技术指导,并相继派出相关专业的医生到国外先进眼科机构研修。河南省眼科研究所于2007年与美国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Doheny眼科研究所正式签署长期科研合作协议,引起全国眼科界的关注,为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在眼科研究领域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平台。

临床专业介绍

角膜及眼表疾病专业

  角膜及眼表疾病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重点特色专业之一,拥有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在全国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现设病区1个,床位33张,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博士后1人,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3人。自主研制的各种眼药制剂治疗眼表疾病独具特色。每年角膜移植手术量约占全国的1/4,病人来自全国各地。

  诊治眼睑各种炎症及肿瘤,细菌、衣原体、病毒等各种感染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泡性角结膜炎、自身免疫性结膜炎等各种免疫性结膜炎,结膜变性及结膜肿瘤,细菌、真菌、单疱病毒、棘阿米巴等引起的各种感染性角膜炎,角膜变性及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先天异常及肿瘤,角膜及眼表的机械性外伤,酸、碱、化学烧伤及热烧伤,各种角膜及眼表免疫性疾病及肿瘤。能进行干眼症、眼表重建手术,各种复杂的角膜、结膜及羊膜移植等手术。尤以疑难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2009年已行波士顿人工角膜手术数例,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无法通过常规角膜移植手术复明的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

青光眼专业

  青光眼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重点特色专业之一。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1人,硕士1人。开展了大量的青光眼临床、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青光眼术中抗瘢痕化药物的研究,开展了各种新手术如非穿透小梁切除术、眼内引流阀植入术等,奠定了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在全国亦属先进行列。

  目前开展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各种继发性青光眼以及恶性青光眼等各种青光眼的诊断及治疗。开展了各种青光眼手术,早期青光眼的筛查,常年接诊全省各地转来的青光眼疑难病人。该专业拥有全自动视野检查仪、视神经纤维分析仪(OCT、HRT)、Goldmman压平眼压计、无损伤自动眼压计、眼部激光治疗机等国内最先进的大型检查治疗仪器设备。

白内障专业

  白内障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业之一,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手术设备和检查仪器。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每年完成白内障手术数千余例。在我省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目前开展的高精尖的白内障手术新技术,如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校正高度近视的有晶体眼、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等,使白内障手术从传统的复明手术向现代的屈光手术发展。常年接诊省内外来诊疑难病人,特别擅长各种复杂白内障的治疗,近10年来连年承担国家防盲医疗队及“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手术及教学任务。年手术量和就诊人数居全省首位。河南省白内障复明指导中心和健康快车眼科显微手术培训中心均设立于此。设置“健康快车”培训基地,承担“健康快车”医生培训任务。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专业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重点特色专业之一。现设病区2个,床位60张,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3人。在省内最早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对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属省内领先水平,在某些方面已达国内领先。

  开展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性疾病及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血管病变并发症、眼内异物及眼内炎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除了常规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外,一直坚持临床、教学和科研一体化、相互促进的原则,将发病率高和致盲率高的疾病作为切入点,进行攻关性研究,使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通过引进设备技术和新的治疗观点,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剥离或松解新生血管增生膜牵引、电凝止血和激光等技术,已经使大部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进国外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获得了初步效果。许多技术填补了省内多项空白,部分项目居国内先进水平。

眼底病内科专业

  眼底病内科使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业之一,由五部分组成,包括眼底内科门诊、眼底荧光造影、眼底激光治疗、眼科中西医治疗及眼底内科病房。现有8名专业医生,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3人。

  眼底内科主要以眼底荧光造影、视野及电生理等检查为诊断手段,以药物及激光为治疗手段。开展眼底出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眼底病变、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妊娠高血压眼底病变等)、视神经炎、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拥有的眼底照相、OCT、荧光造影(FFA)及脉络膜造影(ICGA)等先进检查设备可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采用药物、中西医结合、针灸、激光等治疗方法,避免了手术的痛苦,解除了病人疾患,受到省内外患者好评。

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专业

  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业之一,现有副主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人。拥有同视机、三棱镜、线状镜、Titmus立体视测试卡、四孔灯等检查设备。开展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限制性斜视、眼球震颤及各种类型弱视的诊断和治疗,并已成立了仪器设备齐全的弱视治疗室。主要开展各种小儿眼病(如先天性遗传性眼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小儿斜弱视等)的诊断和治疗。在斜弱视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眼部整形专业

  眼部整形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业之一,现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人,其中博士1人。开展各种先天性及外伤性眼部畸形,包括上睑下垂、小睑裂综合征、眼睑内外翻、倒睫、眼睑缺损、结膜囊狭窄、睑球粘连、翼状胬肉、内外眦畸形、泪腺脱垂以及眼睑肿瘤广泛切除后眼睑缺损等的手术矫正治疗以及其他整形手术,包括双重睑成形、眼睑皮肤松弛矫正、眼袋去除、义眼胎植入等。

眼肿瘤眼眶病专业

  眼肿瘤眼眶病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业之一,现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1名,硕士2人。采取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超声波、UBM、CT、MRI、DSA等)极大提高了眼部肿瘤及眼眶疾病的诊断能力。

  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化疗、放疗、手术治疗、激光、冷冻、免疫及生物治疗等,还开展了眼眶深部肿物切除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或Graves 眼病)眶壁减压术等较复杂手术。开展治疗的眼肿瘤眼眶疾病有:眼内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等)、眼睑肿瘤(如眼睑良恶性肿瘤、结膜良恶性肿瘤等)、眼眶肿瘤(如泪腺良恶性肿瘤、囊肿、血管性肿瘤、炎症性病变、视神经鞘脑膜瘤、淋巴瘤、转移癌等)、眼眶疾病(如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眶骨折、颈动脉海绵窦瘘等)。

泪道病专业

  泪道病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业之一,较早开展了泪道病的研究和治疗,现有博士1名,硕士1名,除进行基础性治疗外,还开展了微创手术治疗。目前开展有微创手术顺行及逆行置管,治疗各种泪道阻塞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无副作用、不留疤痕、手术时间短、经济等优点。主要治疗由炎症引起的泪道狭窄和阻塞,如泪小管及泪总管狭窄、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病例。已开展的常规泪道手术包括泪小点成形术、泪小点复位术、泪道瘘管修复术、泪小管阻塞修复术、外伤性泪小管断裂修复术、泪总管阻塞修复术、鼻腔泪囊吻合术。

葡萄膜炎专业

  葡萄膜炎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业之一。葡萄膜炎(包括前部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脉络膜炎和全葡萄膜炎以及其它特殊类型的葡萄膜炎等)是一类病因复杂又容易复发的常见致盲眼病,我国失明者中约有4%-10%是由葡萄膜炎所致。该专业现有博士2名,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葡萄膜炎,在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神经眼科专业

  神经眼科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业之一。神经眼科涉及的病种繁多,主要有视神经病变(炎症性、缺血性、外伤性、营养代谢性、遗传性及中毒性等),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外展神经麻痹),瞳孔异常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眼征(重症肌无力、特发性高颅压、眼睑痉挛、偏头痛、癔症及伪病等)。目前国内神经眼科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专门从事神经眼科的医师很少,对于复杂的神经眼科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并不容易,为挽救患者的视功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非常重要。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特别开设神经眼科专业并配备高素质的神经眼科医生,能够对神经眼科各种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开展线粒体DNA点突变筛查检查,该检查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确诊检查,填补了省内空白。

黄斑病专业简介

  黄斑病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科之一,为我省最早成立的专业性眼底黄斑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的亚专科。现有博士1名,硕士1名。该专业拥有国内一流的检查设备和治疗仪器如光学相干断层成相(OCT)、多焦视觉电生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眼底激光治疗仪等,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各类原因引起的黄斑部新生血管(CNV)的治疗如光动力学疗法(PDT)等先进技术。

  目前常规开展各种先天性、遗传性黄斑病的诊疗,以及各种原发性和/或继发性黄斑病变(如黄斑部新生血管、黄斑水肿、黄斑裂孔、黄斑出血、黄斑变性、黄斑前膜等)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低视力专业

  低视力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科之一。我所从2008年开设低视力专科门诊,专门为低视力患者提供康复工作,是患者最后一次获得视力提高机会的场所。

  目前开展的低视力康复工作包括详细的眼部检查、视功能评估,验配多种类型的助视器,并进行适当的视功能训练,提供部分生活或工作环境的建议和指导,以保证患者在生活工作上最大限度的活动性及参与能力。助视器是指能改善或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及活动能力的装置,约50-70%的低视力患者可依靠助视器提高视力。目前配备了种类较为齐全的助视器,包括光学性助视器,如远用的双目望远镜(老年人看电视时可选用)、单目望远镜(学生上课看黑板或出门找站牌、路标)等,近用各种类型的手持放大镜、眼镜式助视器、远近两用望远镜等。电子助视器和其他助视器,包括眩光眼镜及非视觉性辅助设备等。希望通过我们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低视力患者能够重新获得清晰的视力,进行独立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高生存质量。

遗传病专业

  遗传病专业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特色专科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越来越多疾病的相关基因被发现,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疾病都与遗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数百种眼遗传病的相关基因已被发现,为我们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诊断奠定了基础。我所特设眼遗传病专科门诊,进行各种遗传性眼病的诊断及遗传咨询。目前开展角膜营养不良、角膜皮样瘤、病理性近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视网膜色素变性、Leber’s病等各种眼部遗传性疾病的遗传咨询、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及家系调查。

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

  河南省较早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的机构。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拥有的世界先进的美国博士伦公司Technolas217Z准分子激光机,具有小光斑、飞点扫描、眼球跟踪等尖端技术,可与Zywave结合,真正实现波前相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从而获得最佳视力,使眩光和视觉质量下降等并发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决。先进的眼前节检查分析系统,可提供角膜前、后表面的高度、曲率和厚度等全面数据,有效杜绝圆锥角膜等禁忌症。已成功开展屈光手术万余例,为无数屈光不正患者成功摘掉眼镜,目前已开展LASIK、LASEK、PTK以及波前像差引导下的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切削手术。

视光学中心

  视光学中心是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的内独具规模的专业化眼镜验配和视力保健机构,主要开展医学验光及各项配镜业务。现有医学硕士、本科及专科等20余名视光学专业人员组成,技术力量雄厚。擅长医学验光、眼镜加工、隐形眼镜的验配及特殊类型如高度近视、无晶体眼、色盲、圆锥角膜的视力矫正。配有世界最先进的眼科和视光学检查仪器及镜片加工设备: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检影像、角膜曲率仪、非接触式眼压仪、角膜地形图、电脑焦度计、五维扫描全自动磨边机等,并具有先进的病历保管及查询系统。通过医学验光配镜,矫正近视、远视、散光、老视,治疗弱视、斜视,让配镜者看得清楚,看得舒适。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高质量的仪器设备以及高标准的管理体系,为广大屈光不正的患者提供一流的视觉保健服务。

视功能检查室

  视功能检查室下设角膜OCT室、眼激光治疗室、眼超声诊断室、声像室、视野室、眼电生理室和眼底血管造影室。现有19名工作人员,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博士2人,硕士5人。检查设备和仪器齐全,位于国内前列,居全省之冠。包括: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镜、角膜曲率计、泪液分泌功能测定仪、全自动视野计、海得堡视网膜厚度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相、视网膜电图、视诱发电位、多焦视网膜电图、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眼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眼AB型超声诊断仪、超声生物显微镜、眼前节彩照、散瞳及免散瞳眼底彩色照相机、氪离子激光、YAG激光等。主要开展人工晶体度数测算,角膜厚度测量、眼部病变形态学检查、免散瞳眼底彩色照像、视功能检测、眼底血管造影诊断、眼底病变的激光治疗等业务。

基础研究室介绍

药理室

  药理室成立于1962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眼科药理及药剂研究的单位,在我国眼科药理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现有工作人员3人,其中研究员1名,主管技师1人。主要进行眼科药物研究,同时密切结合临床开展眼科新药的研制及开发工作,承担全国各药厂眼用制剂的开发、药效学研究及药物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拥有配套齐全、先进的药学研究用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固相萃取仪、紫外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超速冷冻离心机、冰点渗透压仪等。共承担省部级、厅级科技攻关课题10余项。获省、厅级科技成果奖6项,在国际级、国家级及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45篇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药剂室

  药剂室是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室之一。现有副高以上人员3人,其中博士1人。主要进行眼科药物研究开发和医疗机构制剂的生产。按照GMP要求进行了设计改造,安装了全自动滴眼液生产线,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的需要。现有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品种25个,主要包括抗菌药物、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抗过敏药物、抗免疫排斥反应药物、治疗和防治假性近视和视疲劳的药物以及防治白内障药物。

  药剂实验室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进行眼科药物临床前研究实验室,多次与国内眼科制药企业合作,进行药物临床前眼科药理研究,多个眼科药物的眼部药代动力学及药物的眼内通透性研究。承担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人才攻关项目以及省科技攻关项目,主要进行眼部抗真菌药物的筛选和新型眼部给药系统与载体的研究。近年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依托现有的技术及设备条件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眼用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

  2.常用眼用制剂的生产

  3.眼用制剂动物眼部药代动力学及眼部组织分布的研究

  4.眼部药物及活性物质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

具备的主要实验条件及仪器:

  1.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美国):可开展一般化学药物、活性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分析验测。

  2.Quattro Premier XE 四级杆串联质谱仪(美国):可开展弱紫外吸收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分析,适用于极微量活性成分的检测。

  3.COLE PARMER CV26 探头超声匀质机(美国):可用于纳米乳剂的制备,及细胞、组织匀浆。

  4.OSMOMAT 030 渗透压测定仪(德国):可用于各种溶液渗透压的测定。

  5.Brook FIELD 粘度计(美国):可用于测定眼用制剂黏度的测定。

  6.NITRO-SOAVI 高压匀质机(意大利):用于混悬剂的制备。

微生物室

  微生物室是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硕士2名,技术员1名。微生物室成立之初就致力于眼表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2001年开始对临床感染性角膜炎患者进行角膜刮片的真菌镜检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2002年采用NCCLS M38-P方案,2005年采用NCCLSM38-A方案对分离的真菌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客观、准确地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目前针对角膜、结膜感染开展了真菌、细菌、棘阿米巴原虫的刮片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角膜、结膜细胞学检查,为结角膜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对于光学显微镜难以观察、培养困难的眼科常见病原,如I型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沙眼衣原体,开展了结、角膜刮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眼症,进行了结膜印痕细胞学检查,泪液渗透压测定,泪液羊齿状物实验,以判断眼表细胞的损害情况。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河南省科技攻关课题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

病理室

  病理室是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1978年,在全国眼科病理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现有博士1名、硕士1名、技术员1名,主要设备有:光学显微镜、生物组织自动脱水机、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小型三用水箱、LEICA RM2245石蜡切片机。

  开展的检查项目有: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法(PAS染色)、刚果红染色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HE染色,其次是PAS染色。可对真菌性角膜炎、青光眼、各种角膜肿瘤如皮样瘤、上皮内上皮瘤即Bowen病及鳞状上皮细胞癌,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骨瘤、葡萄膜神经鞘瘤、葡萄膜转移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各种眼眶肿瘤如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各种泪腺肿瘤如泪腺混合瘤、各种眼睑肿瘤如睑板腺癌等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分子生物室

  分子生物室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室之一,成立于1998年,现有研究员1名,技术员1名。先后承担省、部以上级各类研究课题7项,包括与省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青年型家族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缺失基因的定位研究”、与神经外科合作完成的“SV40与促癌物协同诱发人脑瘤及其基因的研究”、“EGF对角膜化学硷烧伤修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等。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贰项,河南省医学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授权3项,发表论文30余篇,著书3部,带教博、硕士研究生28名。该室与美国、日本及国内知名研究单位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协作关系。现研究方向为:1、器官移植供体材料重大致病微生物的组织快检;2、组织损伤的基因治疗。

组织工程学实验室

  组织工程学实验室是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核心科室之一。以角膜病防治为中心,以干细胞理论为基础,应用组织工程、细胞工程技术研究、试制生物角膜,弥补人体角膜供应之不足,供临床应用。生物角膜研究任务是国家、省级重点创新研究项目,也是该学科国内外创新研究的热门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围绕生物角膜工程研究开展了如下相关实验研究工作:

  1.细胞工程学实验:传代细胞、原代细胞培养,细胞克隆及干细胞性能实验;

  2.组织工程学实验:诱导、驯化角膜上皮干细胞成膜实验;

  3.生物角膜载体研究与应用;

  4.生物角膜动物试验;

  5.人体角膜与生物角膜的低温储存及质控检验。

遗传学实验室

  遗传学实验室是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室之一。现有eppendorf离心机、eletropheresis power supply EPS 3500电泳仪、PHS-3C PH计、ZF-B1型紫外透射分析仪、WD-9405B型水平摇床、Heto 冻干机、UV-1601 自外分光光度计、Robins Scientific分子杂交仪、Thermal cycler PCR仪等仪器设备。开展各种角膜营养不良、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等遗传病基因库的建立工作,以及各种单基因及多基因病的研究。

眼库

  眼库是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1969年5月,1972年开始研究角膜保存液,1979年正式常规使用无血清保存液,同年眼库正式成立,采用尸体原位采集角膜片保存于无血清保存液中,并向全国眼科界提供至今。同时在向社会倡导身后捐献眼角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眼库共有工作人员3名,其中一名擅长治疗角膜病的主任医师任主任,多年从事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副研究员为眼库进行标本病毒学检测。在角膜保存方式上,全面完成了中期角膜保存液保存角膜、湿房保存眼球、-80℃低温长期保存眼球、深低温液氮冷冻保存角膜等多元化的眼库保存体系,同时还有国内领先的眼科重点实验室组织细胞工程室进行角膜的无菌处理,保证了角膜质量。

主治
斜视 近视 眼底病 眼外伤 角膜炎 葡萄膜炎 视网膜病 黄斑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泪道阻塞 
医生列表
王璐璐 张月琴 李金 覃建 石梦海 李晓华 张红敏 鲍玉洲 徐岩 张俊杰 杨国华 张晓玮 李明新 张明申 李舒茵 陈慷 郭茜如 石迎辉 孙声桃 吕天斌 王艳婷 张俊鸽 王介平 陶思羽 王印其 庞辰久 郭浩轶 庆惠玲 孙秉基 李玉军 余晓临 种平 董仰增 王丽娅 赵朝霞 黄爱国 董应丽 任力蒙 郭希让 贺燚 祝磊 吴众 戴淑真 郭慧丽 孟自军 李蕴随 高永峰 李家臣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