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教研室始建于1958年,由留美归国的刘泽民教授创立并任第一届主任。历届正副主任有刘泽民、王仁林、张其亮、张运昌、文海泉、颜兰香等教授, 现任主任为陆前进教授、副主任为肖嵘教授、苏玉文教授。在湘雅“严谨、求实、团结、进取”院训的激励下,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教导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确立了科室在我国皮肤科学界的学术地位,某些专业领域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该科一直是我省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皮肤性病科室之一。目前全科教职工32人。具有老中青专家组成的学术梯队,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7人,其中担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皮肤科)常委1人,湖南分会(皮肤性病科)主委/副主委 3人。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及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主委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省皮肤病分会、湖南省医学美容与美学分会主委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杂志》的主编单位,《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中国医师杂志》等近十余家杂志参编单位。
一、 医疗工作
皮肤科现共有病床48张,年门急诊量近12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近1000余人,其中危重病人达200余人次,并且门急诊病人数、床位数、住院病人数及危重病人数均居湖南省之首、全国综合医院前茅,是湖南省及周边省市疑难及危重皮肤病救治中心。配备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美国MedliteC系列固体脉冲激光治疗仪以及英国紫色兰朵第三代光子嫩肤系
统、CO2激光、YAG激光、微波、高频电刀、白癜风表皮移植仪、Sigma紫外线光治疗仪、光量子治疗仪、冰冻切片机、Olympus显微镜等治疗及检测设备,目前已经建立了临床真菌学研究室、皮肤免疫病理研究室、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心、皮肤性病学实验室,为临床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临床真菌学研究室是我省唯一的临床医学真菌实验室,作为全省唯一的合作单位多次参与全国性临床致病性真菌的普查,是我省唯一能够作临床真菌培养和鉴定的单位,多次在我省首次诊断一些少见疑难真菌性疾病(如马尔尼菲青霉病、孢子丝菌病、组织胞浆丝菌病等),使本学科在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治疗方面进入国内皮肤病学领域的先进行列。皮肤免疫病理研究室在省内最早开展,技术水平居省内领先地位,对大疱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
皮肤肿瘤的诊断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性病学实验室技术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并且基本与国外保持同步,为规范皮肤性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六七十年代主要从事真菌性皮肤病的防治研究和银屑病、皮肤结核的治疗研究,1978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获省科技大会奖。近年来凭借着自身强大的临床与科研实力,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同,在第十二届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的年会上,我科学术带头人陆前进教授、文海泉教授分别当选为中
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和委员。皮肤美容专业也是我科的一个优势与拳头项目,我科张其亮教授是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的创始人并担任该学会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第三、四届名誉主任委员,并一直作为《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杂志》的主编单位,每年担负着省内外皮肤美容专业本科的培训工作。 早在1992年我科就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化妆品人体试验和斑贴试验十家指定单位之一。2003年成立“皮肤医学美容激光中心”,及英国紫色兰朵彩光子治疗仪,对色素性皮肤病、血管瘤的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教学工作
承担多层次的教学任务,是国家教委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已形成本科教育、七年制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医学人才,医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湘雅医学院本科教学:学生60~90人/年,每年授课60学时。湘雅医学院继续教育:每年2期,每期80~120人。进修医师:每年6~8人,授课40学时。研究生教育:5年来已毕业获硕士学位30余人,获博士学位1人,目前在读博士生12人,硕士生30余人。
三、科研工作
1、学科研究方向
本学科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尤其过去近十年的建设,已经凝练形成了以下五个稳定且成果丰硕的学科研究方向。
(1)自身免疫病的表观遗传机制与干预: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表观遗传学与免疫调控及其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寻找与鉴定自身免疫病的早期表观遗传标记;研发干预表观遗传调控网络的药物。
(2)硬皮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炎症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硬皮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及维甲酸治疗硬皮病的可能性和内在机理。
(3)尖锐湿疣免疫学机制与治疗: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尖锐湿疣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尖锐湿疣的免疫治疗方法。
(4)银屑病遗传易感性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汉族人银屑病遗传流行病学规律;研究银屑病的致病基因位点。
(5)特应性皮炎免疫学机制与干预: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观遗传调控,炎症因子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干预。
2、科学研究
(1)“自身免疫病的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研究”:成功建立了研究T细胞基因表观遗传学的关键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T细胞DNA甲基化及染色质结构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提出了T细胞DNA低甲基化导致甲基化敏感性基因过度表达是SLE发病机制的关键所在;T细胞DNA甲基化敏感性基因调控序列低甲基化和染色质重塑可作为SLE
早期生物学标记和治疗目标,首次提出了女性易患SLE的全新发病机制,目前正在将所积累的成果和经验创造性地应用于肿瘤和衰老的研究。本方向学术带头人陆前进教授已对表观遗传学与自身免疫调控这一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已成为该研究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正如美国DNA甲基化学会主席Dr.Ehrlich和美国临床免疫学会主席Dr.Tsokos评价陆前进教授为 “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其研究成就是国际一流的,有潜力去为人类SLE治疗提供新的途径”。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各一项、美国NIH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在Blood等国际高水准杂志发表论文35篇,被《Nature》等SCI期刊引用300余次。
(2)“硬皮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CTGF-SiRNA 对硬皮病患者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将该基因治疗技术运用于临床打下了基础;发现维甲酸(9-cis-RA)能通过促进硬皮病患者成纤维细胞COX-2的表达及PGE2的产生而抑制其CTGF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了胶原的合成;还首次证实多种维甲酸能抑制硬皮病患者成纤维细胞5-LOX的表达并通过调节CTGF而影响其胶原的合成,进而发挥其抗纤维化的作用。在进一步证实了炎症因子及CTGF在硬皮病发生中的作用的同时也发现了维甲酸通过调节有关炎症因子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为临床推广运用该药治疗硬皮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题组肖嵘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文部省,湖南省科技厅等相关项目的资助五项。本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近年来在尖锐湿疣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发现尖锐湿疣的发生和复发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着密切关系,除外周血Th细胞在数量和功能上存在着缺陷外,还发现局部皮损中的抗原提呈细胞-朗格罕氏细胞也存在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以此为理论基础,初步探讨了免疫治疗的方法能够减少该病的复发和促进患者的康复。本课题组获得湖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在这些基础上,将继续深入研究尖锐湿疣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本课题组的成果在该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4)“特应性皮炎免疫学机制与干预”:对特异性皮炎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如斯奇康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分子机理,汉族特应性皮炎患者FcεRIβ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超抗原诱发特应性皮炎的分子机理等,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本课题组获得中华医学会,湖南省科技厅、企业横向科研合作课题等6项,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学科在国内特应性皮炎研究领域已有一定影响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科带头人文海泉教授多次担任皮肤科年会分会场主席主持研讨特应性皮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
本学科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重大研究计划、美国NIH、日本文部科学省及湖南省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从事皮肤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肤老化、皮肤肿瘤等基础研究,现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形成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硬皮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等研究方向。
湘雅二医院皮肤科历来是一个团结和睦、积极进取的集体,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决心继承和发扬皮肤科的光荣传统,发展我们的特色专业,在医院整体发展的框架下,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和新技术,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皮肤科事业和湘雅二医院的发展作出我们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