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_武汉协和医院
放射科
武汉协和医院
科室简介

    放射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家高教委、华中科技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士后流动站。我科拥有近亿元的大型检查设备,其中包括进口超导磁共振仪2台,高档CT3台(包括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16排螺旋CT),高容量血管造影机2台,DR一台以及10余台大型X线机。同时,我科人才技术力量相当雄厚,现有在职正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8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人),梯队建设基本实现博士化。我科学术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有多名专家分别担任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学组委员、青年委员,湖北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同时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副主编,《临床放射学杂志》主编,《放射学实践》副主编等学术期刊要职。我科还与德国多所著名医院建立了医疗及科研合作关系。近五年来,我科培养博、硕士研究生40余人,出站博士后2人,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在各级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40余篇(其中2篇为SCI收录),是华中科技大学医、教、研并举的先进集体。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武汉市协和医院放射科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曙光。在科室建设方面,注重医务人员的梯度建设和素质培养: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国外先进仪器设备及软件的引入,我国影像医学必将与国际接轨。这种深刻和迅速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临床和影像基础以及一定科研和外语能力。每年定期选派优秀的中青年业务骨干脱产进行外语学习,鼓励青年医生进行技术改革、创新,注重他们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计划中加入科研能力培养项目)。在对外交流上,注重同兄弟医院、海外同道的交流(每年选派专家教授参加北美、欧洲放射学会),并对海外期刊投稿者加大鼓励。

常规X线科:

    是影像诊断的基石,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常规X线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X线成像,通过PACS的网连,已经将CT、MR、DSA的影像串联起来,便于影像诊断的横向连接。

    近年来我科引进了带穿刺活检的数字化乳腺机,胃肠道造影的摇蓝床X线机,多功能的平板数字胃肠机,数字化床边X线机,以及多台DR和CR等设备。

    这样,常规X线科扩大了业务范围,开展了一些新技术,新业务,如在省内唯一能进行的数字化乳腺的穿刺活检,数字化全脊柱和全肢体摄影,数字化的胸部双能减影,数字化胃肠道动力学造影等。由此也扩充了临床的业务范围,特别是脊柱和肢体全长摄影,对脊柱外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由于全科实现了数字化成像,数字化图像存储与传输,明为地加快了工作流程,缩短了病人检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果和服务质量,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介入放射科:

    介入放射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现有2台大型进口血管造影机及先进的配套设备,设有30张病床。有数位留学归来的学者及一批高素质的医技护人员,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技师2名,护师10名。在冯敢生教授的领导下,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介入学界主要中心之一,并与德、日、美多所大学医院有密切的科研协作关系,所开展的介入治疗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由冯敢生教授研制的中药白芨栓塞剂在肿瘤及其它疾病的介入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治疗技术相结合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我科开展了多种高难度手术,包括肿瘤栓塞术,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腔道内支架治疗术,穿刺引流术,血管畸形栓塞术,输卵管再通术,椎间盘切割术等。

介入科诊治范围包括:

    ⑴胸部疾病:肺癌、大咯血、食管癌、食管狭窄、贲门失迟缓症等。

    ⑵肝脏疾病: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等。

    ⑶胆管及胰腺疾病: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胆管结石及各种原因的胆管狭窄、梗阻性黄疸等。

    ⑷胃肠道疾病: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出血等。

    ⑸泌尿系疾病:肾脏和膀胱肿瘤、肾积水、肾囊肿、输尿管狭窄梗阻、肾动脉血管性高血压、不明原因的大量血尿等。

    ⑹生殖系统疾病:血管性阳痿、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增生症、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子宫肌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⑺骨骼系统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骼恶性肿瘤等。

    ⑻血管性疾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和各种原因的血管狭窄、血栓栓塞等。

    ⑼其它:布-卡氏综合症、脾功能亢进、难治性鼻出血、盆腔大出血、腹部脓肿等。

 介入病房位于住院部二区一楼西病房,联系电话027-85726807;介入治疗中心位于特诊区一楼,联系电话027-85726432。

CT室:

    CT室具有国内最先进的影像设备,装备了3台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高档多层螺旋CT机,包括双源CT 、128层CT和16层CT各一台。这些先进CT扫描仪具有成像速度快、扫描时间短、扫描范围大、图像层厚薄且质量高、后处理功能强大等优点,可对人体全身包括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四肢关节、脊柱等进行扫描,适用于肿瘤、炎症、结核、外伤、血管性病变和先天性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双源CT、128层CT对心脏、冠状动脉及全身血管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效果可与DSA媲美,且无创伤。CT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4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2名、主管护师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韩萍教授具有丰富的诊断经验,是国内著名的专家之一,特别擅长于各系统疑难疾病的CT诊断。

CT室目前开展的业务除全身各系统上述常规CT扫描外,还开展以下特殊检查:

    ⑴CT三维成像:能立体显示人体解剖和病变部位的三维空间结构,尤其适用于肺结节、骨关节、全身血管的检查,对病变的定位诊断更为准确。

    ⑵CT仿真内镜:该方法不仅能从狭窄和阻塞的近端,而且能从远端观察病灶,并能观察到纤维内镜观察不到或无法到达的结构,如血管腔、细小支气管腔、胃肠道等。主要用于显示鼻腔、咽喉腔、消化道、气道内肿瘤等。

    ⑶CT血管成像:通过注射对比剂能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对血管瘤、血管畸形、大动脉炎、冠状动脉狭窄与钙化等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中双源CT是目前国内外冠状动脉无创性成像的最好方法之一。

    ⑷CT灌注成像:可有效的反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的变化,从而获得组织功能方面的信息改变,为合理选择溶栓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⑸CT介入诊断与治疗:在CT导向下对病灶采用细针穿刺活检,可获得病变的定性诊断。同时可在CT导向下进行某些疾病的治疗,如腹膜后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癌症顽固性疼痛,椎体成形术治疗压缩性骨折等。

    ⑹此外,CT室尚有多名专家教授接受院内外疑难病例CT会诊。

    CT室位于特诊区二楼及三楼,联系电话027-85726433和027-85726920。

磁共振室:

    磁共振室成立于1992年,是中南地区最早成立的磁共振室之一,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世界一流机型,现有德国西门子高场、超高场超导型磁共振仪3台,分别为1.5T SYMPHONY、1.5T AVANTO和3.0T TRIO TIM各1台,配备全系列线圈。该设备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质量高,功能齐全,形态诊断与功能诊断相结合等优点,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特别是显示早期小病灶更为敏感。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检查及多种疾病的诊断,如肿瘤、感染(包括结核、病毒、寄生虫等)、血管性、代谢性、外伤、中毒及先天性等疾病的诊断。磁共振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技师5名,主管护师2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曾承担、正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主编或参编权威专著、教材20余本,发表专业文章数百篇。学科带头人孔祥泉教授从事放射诊断工作近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和深厚的造诣,精通X线、CT和MR诊断,尤其擅长各种疑难病例的MR诊断,在中南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磁共振室开展的业务除包括全身各部位的MR检查外,还开展了以下特殊检查:

    ⑴磁共振血管造影:属于无创性检查,其效果可与有创的DSA媲美,适用于全身各部位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栓塞,脉管炎,门静脉高压等,特别是血管全景成像,覆盖范围大、显示清晰,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徐海波教授主持的“双倍剂量MRA”课题荣获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进步奖各一次。

    ⑵磁共振水成像:不需注射造影剂即可使含液体的管道清晰显影,如胰胆管成像,尿路成像,脑脊液成像,膜迷路成像,鼻泪管成像等,适用于脑积水,胆道梗阻,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等的无创性诊断。

    ⑶心脏MR电影:能清晰显示心肌病,心肌缺血,先天性心脏病及大血管病变等。

    ⑷乳腺MR扫描:能早期发现乳腺良恶肿瘤及乳腺增生症等。

    ⑸脑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和灌注加权成像是目前能发现超急性期脑血管意外的最灵敏的检查方法;还可准确定位人脑的感觉、运动和高级认知功能所在的部位,有助于制定最佳手术方式、避免损伤脑的重要功能部位。

    ⑹磁敏感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常规检查不能显示的隐匿性血管畸形、小静脉病变,检出微小钙化灶等。

    磁共振室位于特诊区一楼(内科大楼对面),联系电话027-85726392。

    住院部放射科:特诊区二楼     门诊放射科:  门诊大楼一楼     介入病房:    住院部二区一楼西病房     介入治疗中心:特诊区一楼     CT室:        特诊区二楼     磁共振室:    特诊区一楼     联系电话 :   027-85726281(住院部放射科) 027-85726373(门诊放射科)                   027-85726807(介入病房) 027-85726432(介入治疗中心)                   027-85726433(CT室) 027-85726392(磁共振室

主治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光气中毒 化学液体吸入 滑石粉尘肺 军刀综合征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淋巴瘤样肉芽肿 煤炭工尘肺 铝尘肺 
医生列表
刘芳 石浩军 杨炼 雷子乔 李欣 孙逊 余建明 吴志坚 韩萍 徐海波 孔祥泉 王孝英 冯敢生 史河水 梁波 钱骏 邱光淮 曾祥阶 王丽雅 梁惠民 郑传胜 龚远高 彭振军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