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_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一院)放射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重庆市重点学科,是重庆市影像检查及诊断中心,具有一流的人才梯队及世界一流的影像检查设备,具有一流的管理团队及质量控制体系,我们服务的宗旨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温馨、检查病人细心、耐心、诊断质量和水平让病人放心。

  重医一院放射科拥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合理的人才梯队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及诊疗水平,是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承担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及研究生教学工作,每年招收研究生5-8名,是重庆市基层医生影像诊断培训基地,每年接收40-50名来自全国的基层医院影像进修医生,为重庆市及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影像诊断人才。09年我科申报各类课题16项,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及院级科研项目7项,支持经费共计45万元。09年我科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技论文50篇, 其中SCI文章3篇,CSCD核心库25篇。全科目前有在职医师25人、医技人员34人,其中教授级6人、副教授级7人、中级15人,共有5人取得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10人获得硕士学位。全科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担任学会全国委员3人,省级委员6人。高年医师按系统划分亚专业,学科结构逐步与国际接轨。

  学科带头人罗天友教授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重医一院副院长,主管教学、科研。他留学归国后长期从事CT、MRI的检查和影像诊断工作,擅长神经系统和胸腹部疾病的影像诊断。主持或参加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放射影像学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3部。担任重庆医学会放射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及重庆市卫生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是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医科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临床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CT和MRI杂志”、“西部医学”和“重庆医学”等杂志编委,并担任重庆市司法鉴定专家库成员,重庆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重医一院放射科拥有一流的检查设备,设备总值上亿元,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率先引进64排螺旋CT,并拥有3.0T MRI、1.5T MRI、大型平板DSA血管机等世界一流的高端检查设备,极大地满足了常规医疗检查和特殊疑难病例检查及诊断的需要,每年各类检查人次总数超过20万,同时承担重庆市厅局级干部和全市正高级职称人员的放射影像学体检及各类法医影像学鉴定工作,影像检查设备和影像诊断的整体水平在重庆市处于领先地位。

  放射科目前拥有的专业设备主要有64排螺旋CT 1台、16排螺旋CT 2台、3.0 T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设备(MRI)1台、1.5 T高场强磁共振1台、平板DSA血管机2台、DR 4台、CR 1台、钼铑双靶乳腺机(立体定位及穿刺活检)1台、数字胃肠机1台、全景数字口腔摄片机2台、500毫安多功能检查机2台。 目前开展的检查项目有:各种常规X线影像检查、健康体检影像检查、胃肠及各种造影检查、口腔全景数字摄片、乳腺钼钯检查及穿刺活检、CT、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新技术特色检查、放射介入治疗(与临床科室合作)。

  64层螺旋CT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多层螺旋CT机,它具有扫描速度快,10秒钟左右完成全身扫描;图像清晰,并具有强大的重建及后处理功能,对全身各器官病变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主治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光气中毒 化学液体吸入 滑石粉尘肺 军刀综合征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淋巴瘤样肉芽肿 煤炭工尘肺 铝尘肺 
医生列表
毛芸 徐胜生 彭娟 杨海涛 于凡 冯新民 向东 袁书伟 史斌 吕发金 李咏梅 方维东 朱明霞 欧阳羽 欧阳祖彬 文明 刘佐贤 吴景全 曾勇明 黄永火 罗天友 彭玉兰 吕富荣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