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_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简介

  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近20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专业学科,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急诊医学发展状况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医学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急诊则是折射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窗口。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物质和精神文明不断增长的需要,配合社会保障体系,我院于1987年成立急诊科,开通了“急救绿色通道”,每天24小时为患者服务。于1992年建立了急诊监护室。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急诊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集120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留察、日间病房和中心ICU于一体的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工作范围涉及急诊医学和危重病医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院前、院内急救以及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拥有一支由60多位职业素养良好,业务精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医护人员组成的急救队伍。其中医师高级职称以上4人,中级职称8人,归国学者2人,博士2人,硕士7人。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均接受高级急救专业培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及良好教学科研能力。目前所开展的工作有:

一、院前急救

  直拨联系电话:(023)68899000 (023)89012330 120急救网

范围包括:

  (1)参与全市120系统急救网,病员一旦呼救,急诊科将在5分钟内指定熟练掌握院前急救专业知识的急救医护人员随同装备完善的120救护车出诊。

  (2)市内近郊的急救和危重病人转运。

  (3)市内长途区县(包括远至黔江地区、巫溪县等地)的危重病人长途转运。

  (4)市外危重病人的长途转运。

二、院外会诊

联系电话:(023)68899000 (023)89012330

  (023)89012337 (023)89011002

  涉及范围:心肺骤停及心肺复苏、多发伤、多器官功能衰竭、ARDS、重症胰腺炎、各类重症中毒、术中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困难脱机、病理产科术后综合救治及其他危重症的监护治疗和综合救治等。

三、院内急救

  已经形成完善的院内急救体系,拥有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在急诊抢救室即可完成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电击除颤、心电复律、开胸心肺复苏术和心脏修补、经皮临时心脏起搏、床旁漂浮心内膜起搏、各类创伤急救处理等较为复杂的急救工作。年平均诊治急诊患者近5万例,抢救心肺骤停、急性中毒、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各种急危重症患者近6千例,抢救成功率达98%。

四、危重症监护

  中心ICU设立在急诊科,包括12个监护床位,拥有PB840、Evita4 Savina、Avea、Vela Bear1000Ⅳ型、鹰牌750型急救呼吸机、Dräger Oxglog2000急救呼吸机、万曼急救呼吸机等10台多功能有创呼吸机,3台BiPAP Vision无创呼吸机,3台便携式急救呼吸机,采用GE中央监护系统(包括12个床单元的多功能监护系统),以及数台除颤仪(包括AED)、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包括VICU机在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经皮和经心内膜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i-STAT快速血气分析仪、PENTAX纤维支气管镜等先进监测治疗设备,为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救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开展了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纤支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和床旁肺泡灌洗;无创机械通气;床旁血液灌流、CVVH等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抢救各类危重症中的应用;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各种呼吸力学监测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危重症监护和治疗。

  2006年始,率先在重庆市开展经皮胃造瘘胃管置入术及胃造瘘空肠管置入术。该技术不仅为众多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实现提供了最可靠的营养通路,而且也为了需长期鼻饲营养患者提供了舒适、安全、方便的长久营养途径。应用于多例重症胰腺炎、昏迷等急危重患者取得良好效果。至今,仍为重庆市唯一能开展此技术的科室。

  成功救治了包括多发伤、多器官功能衰竭、ARDS、重症胰腺炎、各类重症中毒、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脑血管疾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病理产科术后MODS、各类急、慢呼吸衰竭、DIC等多种疾病在内的约1500例危重患者。

五、教学科研

  科室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004年成立急诊医学教研室,承担急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医学7年制、临床医学5年制、救援医学5年制、专升本、社区医务人员等不同层次学生急诊医学、危重病医学、创伤急救的在校教学和临床实习工作,近期还将承担灾害医学授课任务。接受来自重庆市及西南地区县市级医院的进修医师,于2000年成为急诊医学的硕士学位授予点,2005年成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覆盖点,目前已毕业和在读硕士研究生6人。已于1998年成功举办全国呼吸机学习班,于2007年举办重庆市危重症继续教育学习班。每年按教学年度举办两期急危重症进修学习班。现已成为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的急诊医学和危重病医学的高级人才培训基地。

  近年来科室科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每年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多项。2006年荣获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六、精神文明建设

  1999年被重庆市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2006年荣获“重庆市杰出青年文明号”称号;2008年创建“巾帼文明岗”,目前我们正以积极饱满热情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

主治
先天性胸腹裂孔疝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 硼酸中毒 支气管发育不全 脑出血 小儿癫痫 臂丛神经损伤 病毒性脑膜炎 急性纵隔炎 小儿心房颤动 
医生列表
赵林 范晶 沈娜 万东 汪飞 陈雪梅 何发明 刘琼 林吉忠 刘景仑 徐昉 黄纪坚 叶尚敏 余应喜 张丹 周发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