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_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科室简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生培养专业及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内设湖北省眼科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白内障手术复明中心,武汉大学眼科研究所。医院重点学科。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湖北省眼科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防盲办公室主任单位         眼科的前身是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由老一辈的著名眼科学家孙信孚教授创立。在学科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处于湖北省内的领先地位,历任湖北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孙信孚教授、喻长泰教授、邢怡桥教授等都出自本科。目前已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前列的综合性眼部疾病诊疗中心。全科实力雄厚,集眼科医疗、科研、教学和防盲治盲于一体,每年都有数万名来自海内外的眼疾患者在这里重见光明。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科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特点,眼底病、角膜和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小儿眼科、眼外伤、眼视光学和屈光不正、眼睑和眼眶整形等专业是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本科室共有在职眼科医师28人(另返聘老专家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者14人,占50%,具有博士学位者19人,占67.9%,具有国外教育背景者8人,占28.6%,人才结构合理。         拥有博士生导师2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为我科博士生导师和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7名,担负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省内外进修生和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同时与国内外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学科是湖北省重点临床研究中心及湖北省防盲办公室所在地、国家药物实验临床基地,近5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1项,获科研成果奖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5年发表论文255篇,其中SCI收录6篇;出版专著4部,获专利2项。         眼科设有床位84张,年门诊量近6万人次,手术8000多例,拥有目前省内最为完备的眼科检查和手术设备。学科正处在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中,成为引领着省内眼科学发展的一面旗帜,在湖北省眼科临床、防盲治盲和人员培训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我科发展的重中之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率先于省内开展了现代玻璃体切割术,至今,玻璃体视网膜外科专业已建设成省内领先,国内属于一流水平的品牌专业,每年完成玻璃体切割手术近2000台次。         眼底病内科由孙信孚教授创立,在省内独树一帜,拥有与国际接轨的全套检查设备。作为学科特色的角膜和眼表疾病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是我科的兼职教授并担任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关心下,一批优秀的年轻角膜病专家脱颖而出,形成了基础和临床相互促进的学科发展的良好局面。以组织实施湖北省防盲办公室的工作为契机,白内障和青光眼专业一直是本科室的持续发展的传统特色,在不断引进新的检查和治疗手段的基础上,临床技术正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发展。通过派出和引进高水平人才,小儿眼科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绩。         此外,眼外伤、视光学和屈光不正、眼睑和眼眶整形等专业也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通道中,为我科特色专业。 2009年4月,使用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武汉大学眼科中心即将正式投入使用,它将配备154张病床和专门的层流手术室,这标志着我们眼科的发展将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主要业务范围: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角膜及眼表疾病、白内障和青光眼、各种眼外伤、眼肌病、眼肿瘤和眼眶病、眼部整形、屈光不正等眼部疾病的诊断、治疗。

特色及专长:

    1. 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     2. 角膜移植、眼前段重建术和难治性角膜炎的治疗;     3. 各种类型的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4. 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5. 小儿斜视的手术治疗和弱视的早期治疗;     6.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矫正手术;     7. 眼部疑难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门诊位置:门诊大楼6楼

    病房位置:安康楼8楼

    准分子激光中心位置:医院西大门旁眼科准分子激光中心

    联系电话: 027-88041911—5544(门诊)—2244(病房)— 5334(准分子)—5045(小儿眼科门诊)

主治
斜视 近视 眼底病 眼外伤 角膜炎 葡萄膜炎 视网膜病 黄斑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泪道阻塞 
医生列表
肖璇 彭斌 聂玉红 江双红 袁静 武犁 朱研 张宁 徐永红 贺涛 叶美红 唐新 王晓雄 郑红梅 梅海峰 赵晓辉 刘金满 杨安怀 艾明 周炼红 张云成 蔡明高 邢怡桥 谢立信 王锦芳 杜立芳 陈樱 黄仁珍 余运娴 陈长征 巩丽青 项奕 杨燕宁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