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_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骨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科室简介

    30年代由任延桂教授及前任院长李鸿儒教授创建。1949年骨科床位10余张,在全国及市内具有一定的影响。1951年开始成立骨科教研组,1952年教研组与中山医院合并,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主治医生3名,床位共90张,1955年再次调整后回本院,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主治医生3名,床位62张。此后有副教授1名、讲师2名、住院医生2名支援新疆医学院、重庆医学院的骨科建设工作。

    1960年在李鸿儒教授的支持下,杨东岳教授开展了手外科工作(目前已成立独立科室)。十年动乱后,于1978年恢复骨科教研组,有教授1名、讲师2名、住院医生4名,床位44只、1981年,骨科分专业组为:骨病、创伤及足外科至今。

    李鸿儒教授是我院骨科创始人之一,博土研究生的导师,上海骨科三位元老之一,德高望重,业务上造诣很深,桃李满天下。1978年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8名,完成质量较高的论文。并且他还于1957-1984年期间担任华山医院院长。1997年病逝。        [科室特色]

    1958年开展了脊柱结核前入路病灶清除术,1967年在国内首次开展人工颈椎置换术获得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奖;1970年起开展颈椎前路手术和脊柱骨折的前路减压术,80年代开展脊柱侧弯矫形术。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及颈椎病前、后入路手术已普遍开展,脊柱肿瘤、椎管内肿瘤、外伤性脊髓空洞症以及脊柱畸形的矫正术、脊柱骨折的复位内固定手术也广泛开展。

    为了赶上国际同科专业的发展,1981年初成立了足外科(国内尚未见有类似专业),开展改良的姆外翻矫形术、跟踝关节融合术和路痛手术治疗、以及下肢的神经损伤及多种矫形手术。此外,该科已能全面开展进口或国产的全髓、全膝置换手术、关节镜下手术,各种关节成形术及多种类型的内固定手术。

    除承担历年在校生骨科教学外,平均每年培训进修医生4名,80年代后开始与中山医院联合举办全国骨科进修医生学习班,每年一期,现已是第十五期。培养的进修学员遍布全国2O余省市,并大多成为当地的专业骨干。

    该科50年代自己研制的二刃钉、V形钉应用临床,克服了当时内固定材料缺乏的困难,70年代参加了国产梅花钉的研制并应用于临床,80年代研制硅胶内固定,已在临床上应用。

    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生5名、住院医生6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4名。骨病、创伤、足外科床位各20张。

 

主治
多发性骨髓瘤 脊髓空洞症 股骨头坏死 滑膜炎 骨肿瘤 骨囊肿 腱鞘炎 成骨不全 腰椎间盘突出症 膝关节损伤 
医生列表
王旭 黄钢勇 陈杰 王世龙 汤超亮 夏新雷 王立勋 吴建国 石晶晟 张超 金翔 魏亦兵 鲍根喜 黄加张 夏军 周建伟 张志玉 马晓生 顾湘杰 张权 王思群 马昕 吕飞舟 陈文钧 黄煌渊 姜建元 俞永林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