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_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神经内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科室简介

    2000年我科在东部扩展了病房和门急诊,使全科东西部床位总数从28张增加到86张,每年平均出院病人数由400余人逐年增至1500余人,门急诊人次从每年3万余人增至9万余人,成功抢救和诊治了大量危重和疑难病人,为全市的医疗工作做出贡献。

    2006年东部门诊继续进一步扩大,由原先每周3个半天增加到每周5个全天,下午陆续开设了脑卒中,癫痫,帕金森病,记忆障碍,失眠神经症,头痛头晕和肉毒素等专病门诊,进一步规范检查和用药治疗,受到广大病家的欢迎。

    随着科室的发展壮大,实验室工作也同步前进,神经电生理实验室配置了24小时动态脑电图、脑电视频监测仪和肌电图等设备,提高了临床诊疗技术;神经生化实验室除了继续开展隐球菌脑膜炎的实验室诊断工作外,建立了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诊断脱髓鞘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正在探索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治疗相关联因子(生化、血液、遗传、免疫)及其检测方法;开展了神经干细胞培养及分化机制的研究,神经病理实验室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挥肌病特色,成立了肌病中心,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完善了组织构建、人员培训的实质性建设。

    这七年来,神经内科的年轻医务人员在发展中经受锻炼,迅速成长,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逐渐完善。培养了博士2名、硕士11名、输送了1人去国外进修学习,另外在职研究生有8名,在读培养研究生6人。医师队伍学历层次也显著提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数从2名(9%)上升到25名(83%)。目前科内有教授2名,副教授8名,主治医师11名。

    神经内科自1980年开始受国家卫生部委托举办全国神经科进修班之后,每年不间断地办班,至今已举办了27期,近七年中培训全国各地进修医师100余名。此外,还连续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内科知识进展学习班”和“肌电图学习班”共6期,并培训了3名高级医师进修班学员。

    在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的时代,神经内科注重于科研进步。自1999年以来,立项并已完成的科研课题有"西比灵对缺血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实验性神经细胞缺氧后PARP的动态变化及西比灵对PARP的影响"、"速避凝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细胞粘附分子作用的研究"、"GABA受体mRNA与癫痫发病机制相关性实验研究"、“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动态变化"以及"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有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肉苁蓉抗神经细胞衰老的活性成分研究"。2005年来,我科积极申请各级各项科研经费,目前承担国家十一五重大公关课题子课题一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一项。

    2004年我科承办主编《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刊物。2000年以来我科在国内外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10余篇。

    2001年来我科积极申报国家临床药理基地,陆续参加了SAINT-II,FAST,PROFESS,CSPS,CRESCENDO,INTERACT,INVENT等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药物验证研究。

    七年来,神经内科伴随着仁济医院的发展逐渐成长。面对机遇与挑战,神经内科将继承和发扬“仁术济世”的精神,提出“勤奋 团结 求新 争创一流”的科室新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进步。       历任科主任:周孝达、蔡琰、沈崇欣(代)、曹慧兮、苗玲。

主治
癫痫 头痛 头晕 重症肌无力 失眠 多发性硬化 脑供血不足 运动神经元病 脑炎 痴呆 
医生列表
朱莺 林岩 蒋仙国 吴恒趋 孙亚蒙 沈沸 李建萍 季伟华 耿介立 陈刚 戴志仙 俞羚 邹静 李颖 林智 曹慧兮 张瑛 董青 杜坤元 沈崇欣 钱可久 潘瑞福 苗玲 林发清 郭明光 冯智英 徐群 王智樱 施国文 周孝达 陆钦池 李焰生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