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科_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放疗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始建于1964年,是全国较早建立和规模较大的一个放疗科。现为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设有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等研究室。肿瘤临床治疗除常规的外照射外,还拥有近距离放射治疗和热疗等治疗室。1994年获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9年成立了中山大学放射肿瘤学教研室。2004年成为清华大学医学物理工程硕士和武汉大学医用放射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训基地,并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Wollongong University)合作培养医学物理博士研究生。

    放疗科技术力量雄厚,现任科主任为刘孟忠教授,科副主任邓小武研究员(物理师),管迅行教授、夏云飞教授。科主任导师为崔念基教授,卢泰祥教授为本院鼻咽癌首席专家。现有职工198人,其中医师50人,技师(士)66人,护师(士)51人,工程物理人员26人。中高级职称中,教授、主任医师和研究员1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人,讲师、主治医师14人;主任技师1人,副主任技师4人,主管技师24人;助理研究员6人;工程师6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5人。

    科室现有一个门诊治疗区和四个住院病区(放疗一区:鼻咽癌;放疗二区:头颈肿瘤;放疗三、五区:胸、腹、盆腔肿瘤),病床186张,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一个重点放射治疗中心。全科日平均治疗病人600~700人次,包括全身各种恶性肿瘤,其中鼻咽癌病人占59%,治疗后五年总生存率达70%,早期病例达90%以上,在全国肿瘤专科医院中位列前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近年来,该科不断开拓创新,规范了常见病种的放射治疗原则,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展了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立体放射治疗(X刀)和CT模拟定位等现代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使科室的医疗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自1994年至2005年不完全统计,全科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456篇,其中国外SCI论文23篇。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获国家科委“八五”攻关鼻咽癌分题4项,“九五”攻关分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4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基金1项;国家教委博士点科研基金1项;卫生部基金3项;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基金7项;省科委基金13项;省中医药局基金3项;市科委基金8项;省卫生厅基金17项。并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自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专利42项。

主治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 霍奇金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口腔癌皮肤转移 神经母细胞瘤 植物神经系统肿瘤 肝母细胞瘤 老年人肺癌 眼眶神经鞘瘤 肉瘤皮肤转移 
医生列表
刘慧(大) 张锦明 曾祥发 习勉 张春光 林承光 卢杰 黄晓延 周兰荪 涂明耻 毛志达 李凤岩 黄晓波 汪惠云 高剑铭 何振宇 包勇 叶伟军 邓小武 王国慧 陈昆田 张万团 冼超贵 刘秀芳 韩非 崔念基 李巧巧 林焕新 伍建华 邓美玲 王汉渝 刘慧 卢丽霞 李群 陈勇 刘国贞 张玉晶 陈媛媛 孙颖 马骏 朱兰才 曾智帆 黄莹 谢方云 古模发 曹新平 管迅行 高远红 胡永红 苏勇 赵充 罗伟 刘孟忠 陈明 吴少雄 陈凯 夏云飞 胡伟汉 卢泰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