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外科_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科室简介

上海市乳腺癌临床医学中心和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于2002年9月6日正式成立,著名乳腺肿瘤专家沈镇宙教授和邵志敏教授担任中心负责人级首席专家。

    上海市自90年代初起,乳腺癌的发病率就已经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2000年的实际发病率高达53/10万。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广大妇女健康的“红颜杀手”。自1952年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原上海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李月云教授较早在国内开展乳腺癌治疗以来,至今已手术乳腺癌7000余例,Ⅰ、Ⅱ期乳腺癌术后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7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海市乳腺癌临床医学中心和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心)是在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专科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一个集外科、放疗、化疗、病理、影像诊断和基础医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医疗与科研机构。中心目前设有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和上海建工医院两个临床治疗中心,共4个病区120张床位;另设1个诊断部和1个中心实验室。2003年病房收治乳腺癌病例数超过1000例。目前手术治疗仍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乳腺外科是一个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开展各项全身辅助治疗的临床科室,2003年乳腺外科的乳腺癌手术量达到了800余例。目前乳腺外科重点开展以保留乳房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为主的治疗及研究;此外还与中山医院整形外科合作开展乳腺癌根治术后一期乳房重建,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又一治疗选择。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重点开展以新辅助治疗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措施。    当前乳腺癌的治疗提倡以外科为主,并联合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及其它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也是上海市临床医疗中心之一,拥有先进的放射技术和治疗设备。目前专设了乳腺放疗病区,在乳腺癌保乳治疗、适形放疗等技术的应用方面具有特色。内科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正逐渐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心的肿瘤外科与内科专家强强联手,对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全身治疗方案,除了制定乳腺癌全身治疗的常规的同时,同时开展多项新药的辅助治疗、术前化疗、解救治疗的临床研究,是一个在亚洲乃至国际具有影响力的抗癌新药的临床试验基地。    中心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技术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尤其是乳头溢液的乳管内视镜筛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还开展门诊体检阴性患者的乳腺X线筛查,使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逐年提高。2004年中心在乳腺影像学和微创活检检查方面增加投入,新成立了诊断部,进一步巩固了中心在乳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的国内领先的优势。    中心将继续走基础科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基础研究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起上海肿瘤医院就开展了乳腺组织诱发新生血管、乳腺癌癌前期病变、预后指标、炎性乳腺癌动物模型、维甲酸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机制、Genestin对预防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等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心下属中心实验室将为乳腺癌的基础研究提供设备和技术保障;同时设专人对已完整保留的近4000例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并将建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库和随访档案,从而为医学科学工作者研究和最终攻克乳腺癌症提供宝贵的数据。    上海市乳腺癌临床医疗中心和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上海乃至全国的乳腺癌诊治正向着规范化和国际一体化的标准发展;相信在中心的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下,乳腺癌的治疗水平将更上一个台阶,新的研究成果也将不断涌现。
主治
乳腺癌 乳腺纤维瘤 乳腺增生 乳腺炎 乳房肉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 急性乳腺炎 男性乳房肥大症 乳腺结核 
医生列表
陈灿铭 侯意枫 薛静彦 李俊杰 曹阿勇 余科达 王研 陈嘉健 费菲 黄晓燕 张家新 凌泓 周力恒 季亚婕 胡震 柳光宇 邵志敏 沈镇宙 刘邦令 沈坤炜 庄传经 陆劲松 狄根红 吴炅 韩企夏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