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_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简介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是始创于基督教教会医院的百年老院,放射科设立较早,成立于20世纪四十年代,当时仅有50mA和80mA X光机2台,科室医技人员仅有5人。先后曾有多名国内外放射专家来我科工作。尽管设备简单、陈旧,但老一代放射人筚路蓝缕、团结奋斗,为我科的成长、壮大奠定了基础。先后培养了诸多优秀的人才,已有多名成长为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教授级放射学专家,分别担任了全国各地医学院校院长、放射科主任等重要职务。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为放射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科医、教、研全面启动, 1985年引进了河南省第一台日本日立公司1300mA大型心血管造影检查系统,并开创了我省介入治疗的先河。1991年,GE MAX 640 CT机投入使用。1992年以来又引进了日本岛津公司的遥控胃肠造影机1台。1998年,我科引进豫北第一台美国GE Prospeed螺旋CT并配有大型后处理工作站,2000年引进全省先进的GE DSA机,2001年率先引进省内最高场强的1.5T超导磁共振机。2005年新增加2台高频X光机、AGFA 高分辨CR一台、万东数字胃肠机一台、GE LightSpeed 16层高档螺旋CT一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放射科的小型PACS系统,实现了全科资源共享、数字化存储数据的新格局。2008年全新更新的新一代1.5T HDe 磁共振一台已投入使用,该机绿色环保,扫描速度快,并且增加了全身弥散成像(类PET)功能,有利于恶性肿瘤的检出、分期与预后评估。东芝64层多层螺旋CT 1台也以投入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利于儿童及危重患者的检查。薄层扫描技术大大提高了微小癌肿的检出率,强大的后处理优势使三维重建和CT纺真内窥镜技术更加清晰可靠,多层螺旋CT 在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查以及脏器功能灌注方面极具优势。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芝320排螺旋CT也将于明年落户我院。

  科室现有工作人员50名,其中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治医师11名、主管技师5名。目前拥有硕士6名,在读硕士研究生5名,在读博士1名。

  科室非常注重专业诊断医师的培养与对外学术交流,每年选派多名医技人员国内外学习进修,已有多名医师多次前往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以及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学习并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最近已开始利用河南省卫生厅5451工程申请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总医院进修学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科影像诊断与技术水平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在科研方面,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4项,发表国家级或省级影像专业论文60余篇,专著7部,在研项目3项。目前我科与介入科一起共同成功申报并获批准成为医院重点学科——医学影像学。另外我科还担负着新乡医学院历届临床医疗系本科、研究生以及影像大中专班、本科班学生的影像诊断学、影像技术学教学工作,为祖国的医学影象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受到多方好评。多名教师被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影像诊断教研室被评为先进教研室。

  科室日常工作实行诊断医疗专业组制,目前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胸、腹、骨4大专业组,每名常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都要经过2--3级医师阅片,由各组副教授、高年资主治医师审阅后签发。每组均有专人负责病历追随,及时反馈。全科每天例行读片会,讨论日常工作中所遇的疑难病历,使放射科形成严谨务实、勇于开拓的学术氛围。为方便患者,我科开设了影像专家门诊,每日均有资深放射学专家出诊,为院内外各种疑难急症的患者提供会诊。专家们良好的医德医风尤其是其高超的诊断水平,深受临床各专业乃至豫北地区影像界的信赖和好评。科室一班人不但业务精,而且政治思想素质高,培养了良好的医德医风,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态度和蔼、服务周到细致、解释耐心,必定能令广大患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TTM作为放射科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投入使用,将实现我们多年来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与早期预防夙愿,我科全体工作人员将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术和周到细致的服务,为预防和解除公众的病痛做出更大的贡献。

联系电话:0373-4402464 4402456(普放)

  4402221 4404304 (16 SCT室)

  4404382(64 SCT室)

  4402855 4404034(MR室)

主治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光气中毒 化学液体吸入 滑石粉尘肺 军刀综合征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淋巴瘤样肉芽肿 煤炭工尘肺 铝尘肺 
医生列表
窦文广 郑建 李玉侠 李润芝 黄兴立 李长松 韩东明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