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创建于1983年,是我院建科最早的科室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专科。
科室现有职工4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讲师/主治医师2人,医学硕士12人,医学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神经内科由病房(两个病区)、门诊(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心理咨询门诊)、神经功能室、高压氧舱、神经康复室、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和神经疾病研究所等组成。
病房位于外科大楼13楼,开设病床85张,其中重症监护病床8张。内设:卒中单元、眩晕类疾病诊疗中心、睡眠专科、疼痛专科、神经重症监护室、神经康复室、神经心理治疗室以及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室等。
门诊位于门诊大楼二楼。功能室位于门诊大楼四楼。高压氧舱位于综合楼一楼。研究所位于综合楼四楼,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位于外科大楼13楼。功能室拥有经颅多普勒(TCD)、脑电图(EEG)、肌电图、诱发电位、红外线视频眼震电图、多导睡眠仪、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仪、上海惠诚心理测试系统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施。其中,红外线视频眼震电图是全湖北省唯一的一台对眩晕类疾病具有定位诊断的仪器。完全可满足各类神经、精神疾病的辅助诊断需要。
近几年来,在席刚明主任为首的科委会领导下,神经内科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层出不穷,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为患者服务。神经介入技术是该科发展的核心技术,其中,动脉瘤栓塞术、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脑动脉畸形栓塞术、脊髓血管畸形栓塞术、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等是该科在十堰地区唯一能够独立开展的技术;其中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是十堰地区唯一一家卫生部推广协作项目。能与其他大医院齐头并进的技术有:脑血管造影术、脊髓血管造影术、脑梗死超早期动脉内溶栓、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等。
除了注重临床的发展,该科还注重科研、教学的发展。目前,科内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十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且部分论文被SCI收录,参与编写专著2部,发明专利3项。承担着湖北医药学院本科神经、精神病学和诊断学的教学工作,显示出雄厚的临床、教学、科研综合实力。
科室目标:将国际、国内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临床,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科室服务理念:提供高、中、低三种服务方案,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开展“一日清单事前清”活动,让患者明明白白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