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重症医学科(ICU)+急诊科_徐州市中心医院
急救中心——重症医学科(ICU)+急诊科
徐州市中心医院
科室简介

    徐州市中心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为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分为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综合性ICU、EICU、ICU2)二部分,整合了我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的人力、技术、设备,使急诊医学科抢救应急能力更加完善,急救技能和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了急诊与重症医学联合的特色。

    急救医学中心人才梯队建设完善。现有医生28名,护士90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7名、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8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8人。先后外派医护人员进修学习,主要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浙江医科大学附院、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大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进修学习。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识,包括全面、扎实的急救理论基础以及全面的急诊抢救和危重病监测、治疗技术,有丰富的急诊临床经验和急救工作经验。每年均接受急诊医学专业继续教育。并分别举办过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和徐州市急危重症新知识、新技术学习班。科室共获得徐州市科技成果奖7项,省新技术引进奖1项,市新技术引进奖2项,发表论文40余篇。

    急救医学中心规模和开展的工作完全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不仅完成一般科室规定的专科技术项目CPCR术、颈内、锁骨下、股静脉等深静脉穿刺、掌握心电图检查及心电监测、正确氧疗、正确掌握呼吸机应用(有创和无创)、除颤、电复律、掌握急诊常用药物的使用等等,同时常规开展规定的重点科室技术项目连续血液净化在急诊病人中的应用、起搏(体内及体外)、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CO、BP、CVP、PAWP)、超声诊断在急诊中的应用、呼吸功能监测、开展救命手术(宫外孕、血气胸等)、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的正确处理。

    在休克的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救治绿色通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专科技术达到国内先进项目有经皮气管导管导入术,机械通气支持及床边呼吸功能监测,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监测,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床边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和血液吸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亚低温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脑代谢监测等。其中经皮气管导管导入术获省新技术引进奖,床边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衰竭应用获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

    急诊科特色介绍

    徐州市中心医院的急救工作始终做到一个“急”字、强调一个“准”字、突出一个“情”字、落实一个“好”字,医护人员精湛的抢救技能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社会的肯定,2003年5月急诊科被评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徐州市道路交通事故抢救中心也设在了我院。

    2003年10月,医院门急诊外科大楼启用,急诊小区单独设置,并合理布局为接诊区、就诊区、抢救区、输液治疗区和观察区,设备齐全,医院急救能力和水平皆有大幅提高。

    2007年,为进一步提高急诊水平,尤其是提高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将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病房组建成急救医学中心,并着力打造急性冠脉综合症救治绿色通道、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多发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和中毒救治绿色通道,原急诊科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9年,徐州市中心医院急诊量为8万多人次,抢救成功率为96.1%。2010年上半年急诊量近4万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5.5 %。        重症医学科特色介绍

    重症医学科主要技术特色及优势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呼吸力学监测及其肺保护及开放性治疗策略研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免疫调控治疗、休克病理生理及血管活性药物选择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专科技术达国内先进项目有脑代谢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监测、胃肠粘膜pH监测、呼吸支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急性中毒救治、产科重症病人救治等。

    1、机械通气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逐渐完善机械通气在各种危重病人中应用的方式、条件、参数、时间以及机械通气中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因素,通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镇静、营养支持、脱机困难等技术处理,在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尤其深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研究。

    2、休克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

    以脏器灌注为目标,完善早期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应用,减少危重病人病死率与住院日。

    3、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CRRT等血液净化技术为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病人、急性中毒病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病人抢救生命提供有力保障。

    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为心源性休克病人,如大面积心肌梗塞、心脏术后严重心功能不全病人挽救生命提供的一种重要手段。

    5、产科重症病人的救治

    如重度妊高症、DIC等救治成活率达国内先进水平。

    6、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已成功实施600多例。

    7、心脏病术后管理

    包括CABG、复杂先天性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术后低心排综合症管理,心律失常防治,每年达300例。

主治
先天性胸腹裂孔疝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 硼酸中毒 支气管发育不全 脑出血 小儿癫痫 臂丛神经损伤 病毒性脑膜炎 急性纵隔炎 小儿心房颤动 
医生列表
张舟 史载祥 李茂琴 李夫民 仲崇武 李秀华 袁庆密 刘申修 胡献礼 伊贵铭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