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_湖南省中医院
肛肠科
湖南省中医院
科室简介

  肛肠科以大肠肛门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为重点,既继承传统优势,又不断探索创新,开发出系列专科专病新疗法、新药物,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在全国享有盛誉,大肠肛门病的诊治居全国一流水平、省内龙头地位。

规模设施

  科室拥有2个病区,88张病床,6间治疗室,3间手术室,3间门诊诊室,拥有奥林巴斯电子肠镜、电脑结肠途径治疗系统、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等离子肛肠病检查与治疗系统、冷光源肠镜检查系统、肛门直肠测压仪、手术心电监护系统等肛肠专科高精设备20余台,月均门诊量达1500人次,月均手术近200台次,病床年使用率达100%以上,治愈率达98%以上。

人才梯队

  科室现有肛肠专科医师13名。其中正高职称4名,副高职称3名,中级职称3名;博士学力层次2人,硕士学力层次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学科带头人何永恒教授现为国家重点肛肠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国首批肛肠学科名专家、全国肛肠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全国“十一五”重点专科结肠直肠恶性肿瘤协作攻关组副组长、全国“十一五”重点专科肛瘘协作攻关组副组长、全国“十一五”重点专科直肠脱垂协作攻关组委员、湖南省肛肠学会会长、教授、主任医师。学术顾问贺执茂教授为全国肛肠学会顾问、省劳模、湖南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同时,通过中老年专家言传身教及外出研修和大量的临床锻炼,一批青年肛肠医师也已走向成熟并成为科室业务骨干。科室的人才结构、学历结构日趋合理。他们不仅业务技术娴熟,更拥有深厚的科研功底,并将诊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时总结与升华,多年来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主编肛肠专著1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使肛肠科发展成为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一流重点肛肠专科。

医疗特色

  手术强势:我科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首创了大肠癌的“手术+中药”治疗(双吻合技术+天马颗粒剂),保肛手术成功率及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首创了“高位复杂肛瘘开窗旷置术”等术式,将传统的“挂线”与现代的“微创”相结合,极大地保护了肛门直肠的组织结构、功能和外形!同时于2000年引进了“PPH术”等微创新术式,业务技术水平全国一流、湖南第一。

  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历经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科有十余种自行研制的中药制剂,如“四妙君逸软膏”、“熏洗灌肠液”用于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麻仁丸(脾约丸)”、“生血通便颗粒剂”用于防治各型便秘。“保元肠疡灵冲剂”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天马颗粒剂”用于提高大肠癌术后远期生存率与生活质量,以取代放、化疗。“九华膏”、“银灰膏”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换药促进伤口愈合等。这些中药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避免西药毒副作用等方面效果显著,深受同行认可及患者好评。

质量管理

  科室制定了各种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制定了多个病种的治疗、护理规范,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重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定期举办免费肛肠健康学校、“心连心”医患沟通会、社区义诊等公益活动,造福患者,回报社会。

教学科研

  科室承担了湖南中医药大学肛肠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任务,还接受省内外的医务人员的进修学习,截止2006年底,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30余人 。科室在整理继承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积极申报科研课题,目的在于服务临床,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承担2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获国家专利1项,获科技成果奖5项,一部分成果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近5年来主编肛肠专著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视察时,对我科的规范化管理、鲜明的专科特色及高水准的医疗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科室正在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灵魂,与时俱进,为打造现代化的国家一流中医专科而奋进!

主治
克罗恩病 坐骨直肠窝脓肿 放射性直肠炎 痔疮 肛瘘 肛裂 肛周脓肿 直肠息肉 直肠脱垂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医生列表
米仁贤 李帅军 谢涛 刘杨 胡响当 吴志强 宋艳 刘峰 许崇斯 胡海平 熊之焰 何永恒 谢力子 贺执茂 王真权 姚静俊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