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_北京世纪坛医院
心血管内科
北京世纪坛医院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是世纪坛医院的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共有二个病区,81张床位,各病区内有独立的CCU病房(12张床位),医院建院66年来,心内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设备先进,技术优良,环境优美,管理先进,服务一流,医、教、研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先进学科。

  科室建设主要围绕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电生理及干细胞治疗等几个重点项目,心脏介入检查治疗技术已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并率先在国   内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为心肌梗死的治疗开拓了新方向。

  科室已经建立了强有力的心血管介入诊疗平台,今年成立了新的心导管室,最新购进美国GE最新版本的DSA仪。科室拥有先进的心电监护设备、血液动力学监测仪、呼吸机和IABP等抢救设备。医院还最新引进了干细胞分离仪、流式细胞仪、细胞培养等设备,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奠定了基础。各项医疗指标也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目前,在留美心内科专家杨水祥主任的带领下,学科发展迅速,对急、危、重症患者,尤其对老年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病人,抢救成功率高死亡率低,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学科梯队整齐,人员训练有素,共有医技人员68名,高级职称13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9人,中级职称9人;硕士导师3人;共有医生26名,护士、技师42名;共有博士4名,博士后1名,硕士9名。

  近五年来,科室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联合培养博士生一名。共培养住院医师28名,轮转医生36名,进修医师25名,每年培养五年制、七年制实习医师50名。

    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     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可保证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并提高以后生活质量的最佳方法。

  急、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非常高,急诊行直接经皮穿刺管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STENT)手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灌注,从而挽救患者生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改善预后。我院“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开通,体现了现代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新策略,反映了多科室、多部门的协作能力,较以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快捷、更准确、更彻 底、更科学。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建立以来,我院按绿色通道的流程已成功抢救了几十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重患者。通过“绿色通道”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成功率达到了97%,治疗效果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干细胞再生心肌新疗法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再生血管和心肌,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最新方法。也是世界各国专家所共同关注的新领域。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该项新技术新方法,十多例患者经过近一年半的随访,患者梗死面积平均下降31.5%,心功能也明显改善,射血分数(EF)由最初的平均35.6%增加到50.8%,增加15.2%。因此,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再生心肌和血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提供更合理更好的治疗技术。下图是一位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干细胞治疗移植前后心肌梗死面积改变的情况,这位患者心肌梗死面积较前缩小了68.2%。

    科室已经建立了强有力的心血管介入诊疗平台,今年成立了新的心导管室,最新购进美国GE最新版本的DSA仪。科室拥有先进的心电监护设备、血液动力学监测仪、呼吸机和IABP等抢救设备。医院还最新引进了干细胞分离仪、流式细胞仪、细胞培养等设备,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奠定了基础。各项医疗指标也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主治
冠心病 高血压性心肌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冠状动脉瘤 高血压 心律失常 心肌病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心绞痛 心肌缺血 
医生列表
张鸿丽 王瑛 杨诺 雷力成 任利辉 陈炜 杨水祥 戴悦 刘颖平 丁菊花 惠曼华 吴立群 周北玲 银鹏飞 王志男 彭建军 黄永杰 梁雅 孔小诗 贾凯英 刘雁 刘雪玲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