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医院

微信扫一扫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人民医院 公立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挂号预约 停诊通知 意见反馈 就医指南
电话
0351-4960081(门诊咨询),4960130(院办)
地址
太原市双塔寺东街26号
乘车路线
1. 从火车站乘坐21路在省人民医院下车即到。 2. 从建南汽车站乘坐801、808路公交车,省人民医院下车即到。 3. 从火车站乘坐11路,广场乘坐103路电车在山西日报下车,往东200米即到。 4. 乘坐805、812、4路山西日报下车,往东200米即到。
医院简介
    山西省人民医院创建于1953年,位于太原市双塔寺东街,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为5.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目前,可开放病床达1500张;在职职工16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7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92人);年门诊病人76万多人次、住院病人3万多人,手术病人1.2万多例,健康体检1.5万余人;拥有医疗设备11000台(件),总价值达2.8亿元,山西省临床医学研究所、山西省临床检验中心、山西省口腔疾病预防治疗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生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山西基地、中华医学会内镜分会山西消化内镜培训基地、山西省口腔医学会、省牙防办、《实用医学影像》等多个教学和科研机构均设在这里。     二、群众信赖的班子     现任班子于2000年4月上任,至今已近九年时间,是一个自律、团结、和谐、进取、坚强的领导集体,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民主、讲团结,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带领医院走上了快速、和谐、稳步、健康的发展道路,使医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三、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     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     坚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     把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     把质量与效益结合起来;     把硬件建设与人才队伍和改进技术结合起来;     把环境建设与转变和提升服务理念结合起来。     四、医院的发展和变化     一是对医疗区域的所有建筑进行了翻新改造,在占地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0.4万平方米,增加到了14.5万平方米。     二是可开放床位由2000年时的700张增加到1500张,医院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多,人员由原来的11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600余人,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做了积极的努力。     三是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人才队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硕士研究生从几个发展到近300名,博士、博士后从零到现在的30余名,为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学科齐全,优势突出。学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全院共设有临床科室35个,医技科室30个,行政科室21个,后勤科室10个:在省内处于先进和领先的专业学科有: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皮肤科、神经外科、心外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骨科、消化内镜、口腔中心、耳鼻喉科、放疗科、介入科、检验科、磁共振、CT、超声等,其中,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口腔疾病预防诊疗中心早在八十年代就被评为山西省重点专业学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评为特色专业学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们已拥有50床以上的专业学科10个,其中100床以上的专业学科6个、200床以上的专业学科1个。这10个专业学科的床位总数达到了873张,占到全院开设床位近70%,是医院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在省内都达到了领先或先进水平,有的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五是医疗设备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一倍,而且装备了国内外一流的先进设备,设备总价值由原来的1.3亿元增长到了2.8亿元,翻了一番多,其中包括3.0T核磁共振仪、64排螺旋CT、双探头ECT、DR、CR、亚洲速度最快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台进口全身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ACS系统等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其配置层次、数量、诊断应用价值等水平均属省内领先,国际国内先进,大大提高了医疗诊断能力和水平;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运营管理、医疗服务和后勤保障的各个方面。     六是医院的科研学术能力不断提高,我们拿到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即:由张汉伟院长主持的“肿瘤危重预警标志物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非肿瘤患者危重预警标志物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这是我院科研工作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七是近年来获得的主要荣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应急先进集体、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护士技能大赛金奖、全国文明和协单位、省级文明和协单位、省直文明和协单位、省级“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全省健康教育与控烟先进集体。
科室 医生
康复中心
护理部
门诊办公室
预防保健科
心电图室
麻醉科
余淑珍 郭富全 郭永清
家庭病房科
康复医学科
马兴隆 李慧
手术室
超声诊断科
徐晋梅 王微 严继萍 王如瑛 陈俊方 宋秋美 张小红 孙欣 高志翔 王志萍 赵文莉 崔远平
CT室
中心实验室
马顺峨 王毅民
磁共振室
ECT科
介入科
理疗科
余立
核医学科
冯贵生冯贵
病理科
张乃珍
检验科
吉建民
X-刀治疗中心
任晋进 张树平 姚春筱 赵忠仁 陈保民
男科
高嵩丹 刘建荣 王怀秀
内窥镜诊断治疗研究中
许景波 汪嵘
放射科
原杰 杜崇禧 王青宏 乔文连 刘汝筠 戴苏华 蔡强 郭东强 杨彩仙
皮肤科
陈小敏 赵鹏 刘金华 史维平 单立贞 陈丽芳 王子仲 秦小卫 郝树媛 高影
急诊烧伤科
张丽芳 寇静波 李彩霞 刘文操 高俊明 李晓钟 段治中 樊娅娜 李国才 翟金俊 张连生 宋凤鳞 丁红叶 牛凯 乔建新 逮林欣 郭星星
正骨科
宋洁富 李太虎
针灸科
赵利军 刘银萍 段文杰 刘改荣 刘雅玲 吕小桃
中医科
陈晓珍 赵燕 张永康 曹忠 康静 张再云 魏孟玲 冯浩丽 袁乃荣 王宝迎 张晋中 何玉华 王景玉
骨科
胡伟 蔚晋斌 余建平 汪保新 张宇明 常峰 魏杰 郝迎春 赵金善 武修德 田丰年 张久元 苏云星 高俊 常保国
口腔整畸科
李金学 刘颖萍 高文华 史卫泽 李承昊 马永太 阮克匀 高凤梅 王明源
口腔修复科
李风兰 刘鹏 李国宝 崔吉民 申文显 李红燕 闫彩萍 魏纯久
口腔颌面外科
郑瑰琦 谌儒生 陈文革 鞠向群 赵国虎 吴萃 李俊宪 孙睿
眼科
谢英 王萍 王芳 张丽 王丽娜 王崇芝 计小玲 李裕香 陈丽生 刘俊瑛
耳鼻喉科
王东 张慧敏 陈煜 兰亚蓉 李同丽 高煜 魏燕 乔晓峰 邢彩霞 张浩杰 张玮基 魏炜
口腔内科
金蕴文 范永峰 王俊 谢敦祥 郝梅 段春红 原韶钟 刘青梅 张运池 苗江霞 王文红 罗爱花 范红 郭晓峰 杨计亮 郝晓星
产科
刘香爱 王红军 牛元元
妇产科
李先莲 宋菊香 肖焕香 陶若愚 陈昌榕 杨静娴 李玉珍 张彦玲 杜晓绵 许爱梅 李合欣 牛和平 曹爱平 彭梅 王淑媛
儿科
兰涛 程素静 王祝英 王引璋 董振倩 杨晓丽 邓玫 白兆淑 高爱梅 贾云霞
乳腺科
席春芳 赵兴娟 张静 王玉仙 籍敏 张亚芬 杨璇 张颖涛 王嘉伟 高润芳
普外二病区
肛肠科
牛丽云 杨建永 胡震 王永刚 翟春宝 田利军 贾守仁
胸外科
孟利峰 李健 柴立勋 周文 白晓鸣 冯云 任候奴 白晓明 郝俊涛 杨更朴
泌尿外科
周锐传 李晓东 姜焕荣 蔚锐传 邵晋凯 吕永安 续奇志 问晓东
心外科
褚银平 师东武 杨灵波 高奇英 张羽 郑晓红 吴华民 韩锐霖 王恩玉
血管外科
刘增庆 杨笑非 管强 李向峰 王振峰 梁宁 余宏
神经外科
贺宇波 丁新民 任晋瑞 王树荚 陈胜利 张汉伟 苏池鑫 孙胜平 张世渊 张子屏 任少华 吉宏明 赵建伟 沈波 张刚利 胡涛 李荔荣 甄自刚 陶乐
普外科
马海宁 吕梦月 陈智 毕小刚 徐钧 侯一丁 王殿臣 底卫东 武书胜 董博 范大光 董永红 张宇红 常毅刚 韩文杰 张燕忠 冯变喜 黄博 李德伟 王学宾
血液净化中心
赵毅
神经电生理室
杨建仲
肾内科
文涛 李润科 原成英 毕志军 张彩香 柴涛 罗琰琨
呼吸科
陈天狮 张自立 曹麟英 张爱珍 何梅 吴玉枝 魏东光 方东升 窦海云
心内科二区
胡庆莉 叶芬 韩学斌 李蕊 张虹 张培云 原道晋 张变花 张林虎 李馨 曹向红
血液、肿瘤、风湿科
许民 李桂凤 刘晓萍 任如枫 段朝霞 张乃红 常进 岳桂芳 冯玫 房丽华
心内科一区
刘晓红 来春林 刘景德 顾家宝 王继荣 李卫菊 乔爱春 杨五晓 李丽琪 王东霞
内分泌科
康文娟 张美兰 胡玲 杨平安 张效春 周倜 柳洁 雷昆 康文鹃 邵晋康 杨艳兰 程瑞迎 薛雪花 秦洁
消化科
原丽莉 侯波 汪嵘 庄荣欢 张申鸿 李霞 郭兰华 刘俊 张瑾 李红霞 陈星 康艳 李星五 王俊平 赵江 王大骏 郭小峰 吕俊旭 栗凤霞 朱娜
神经内科
张晓雷 孙雅轩 赵玉林 陈丽珍 曾嵘 吴琴 马爱梅 刘毅 申高梅 鞠富盛 杜健 张庆堂 赵路清 党雁华 邵宏元 苗芳 柏雪 胡凤云 张丕逊 路顺义 董银桃 宋锐锋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