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

微信扫一扫
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
公立医院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挂号预约 停诊通知 意见反馈 就医指南
电话
028-86443227  87641694 13881825120   028-87641694
地址
成都市沙湾东一路85号
乘车路线
乘32、83、113、179、502、32A直达沙湾东一路;乘3、56、93、101、93A、101A到沙湾路站或会展中心站下车 
医院简介

    一、 医院基本情况

    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为中美集团托管的一家历史悠久,综合性的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其前身是1901年由法国天主教创建的“圣修”医院,是成都市最早开办的西医医院。系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武候区等社保定点医疗机构,目前是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定点医院、驾驶员驾照年审网上直保医院、120中心网络医院。

    医院地处成都市沙湾东一路,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医技人员304人,护士131人,其中高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60 人。科室设置齐全,有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内科)、外科(普外科、骨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美容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眼耳鼻咽喉科、中医科、皮肤科、康复理疗科、肛肠科等临床科室,以脑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科、普通外科、微创外科、创伤急救、心血管科老年病、肛肠科、口腔科等为重点专科,并在本领域内处有一定知名度。

    自2006年加入120急救网络后医院的急诊急救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一体,拥有许多大型现代化的急救设备和数辆救护车,为病人开通了绿色生命通道,并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群死群伤抢救有整套的经验。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由于我院反应迅速,成功救治伤员100余名,并排除医疗救援队深入灾区成绩突出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教科文卫体总工会颁发的“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  工人先锋号”和中国中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荣誉。

    医院采用系统化的电脑网络管理,设备先进,拥有日本原装进口螺旋CT、数字化X成像系(DR)、大型X光机、C形臂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心电监护仪、电子腹腔镜、电子胃镜、电子膀胱镜等大中型设备。

    医院编制病床230张,年平均入院病人5000余人,年门急诊量98300余人,平均住院日11.5日,平均住院费用4200元左右,病床使用率常年保持在100%以上。

    医院始终坚持“优质、高效、文明、便捷”和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狠抓医疗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和全方位优质服务,先后获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成都职工技能大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成都地区护士操作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成都市首届急救知识技能大赛三等奖、新世纪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成都地区护士职业礼仪大赛团体组织奖、。 “成都市诚信示范医院”、 “物价诚信”单位。病人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

    现任院长吴发琼(原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具有多年大型医院管理经验,享受国务院津贴、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院长、三八红旗手等殊荣。

    二、蓬勃发展中的中铁二局中心医院

    中铁二局中心医院地处成都市金牛区沙湾东一路,前身是1901年由法国天主教创办的圣修医院,是成都最早开办的西医医院。她现已成为一家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门类齐全、设备仪器先进、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和急救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系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武侯区等社保定点医疗机构,并于2006年加入成都市120急救网络,使医院急救水平跃上新台阶。 在2008年的“51.12”震救灾医疗救援行动中,全院医护人员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怕牺牲,克服困难,全力投入到抢救伤员的行动中去, 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最高誓言!

    1、拯救生命 义不容辞的责任

    5月12日,灾情发生后,中铁二局中心医院充分发挥拥有的医疗资源优势,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在通讯中断、动力电暂停的情况下,医院领导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成立以院长吴发琼为核心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指挥带领各科室医护人员,紧急疏散200多位病员到达安全空旷地带。对一些危重病人,由医护人员背的背,抬的抬,及时转移到医院的长廊内,专人看护,确保病员安全。

    面对巨大的灾情,中铁二局中心医院迅速调整出30%的床位,组织强有力的医疗力量,备足急救药品,决心接好生命接力捧。 5月12日16时,医院接到成都市120指挥中心的第一道命令,组织第一抢救小组,风驰电掣地奔向重灾区——都江堰。18时,医院再次接到成都市120指挥中心命令,由脑外、普外医生带领的第二抢救小组赶赴都江堰抢救伤员。

    4岁小女孩何耀婷,在地震中头部和手臂等多处受伤,并与亲人失去联系,当她便被送到中铁二局中心医院救治时,医院的医生、护士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无微不至的关怀她,为她买来衣服、玩具和糖果。医院又及时与地方媒体联系,在媒体上刊登照片、发布消息,为她寻找亲人。突如其来的灾难,考验着医院的组织、应变能力,考验着医院紧急救护水平,更考验着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的意志品质。中铁二局中心医院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们经受住了考验!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在医院领导班子的组织领导下,沉着应对,人人坚守在岗位上,救援工作有效、有序地展开。 2、苦炼内功 危难时刻显身手

    在这场与灾难抗争的战斗中,中铁二局中心医院取得的成绩不是偶然,是与医院日常管理、医德医风建设分不开的。

    近年来,医院在院班子的带领下,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强调医德医风建设,每月进行一次处方全面检查,杜绝“大处方”、重复用药、收取患者“红包”等现象,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加强科室建设,引进多名专业人才,努力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努力为患者解除病痛;设立服务部,建立回访制度,以患者为中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让病人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医院不断完善设施和改善就医环境。对患者就医环境进行美化,标示牌分布合理清晰,各种药品价格公示清楚及时,配备残疾人专用通道和坐便器,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设立服务部为患者提供咨询、导诊等全方位服务;对住院病人实行整体化护理,全程服务,回访;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备有轮椅、上门救护;

    3、深化体制改革  医院展新颜

    近年来,中铁二局中心医院发展势头喜人,不仅门诊量和床位使用率大副提高,而且医疗服务质量也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中铁二局中心医院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具备了中国“铁路人”见山开路,遇河搭桥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002年医院进行了体制革新,引进了全新的管理模式,这让医院的体制更为灵活、制度更加规范、发展更具科学性。经过6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医院体制改革的成效已初步体现,现在医院门诊量达到每天400多人次,是过去的3——4倍;病床使用率也大副提高,这都说明患者更相信医院,愿意来医院就诊。如今,患者在选择医院时,除了考量医院的医疗技术力量外,医疗服务也越来越被重视。提高医疗技术力量,引进优秀人才,完善科室建设一直都是医院的工作中心。同时,为了给患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医院把医疗服务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对全院职工进行行风教育,加强对医德医风的建设;设立导医、意见箱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加与患者的沟通,避免就医误会的发生。另外,医院采用价格公示、一日清单、每月医疗质量检查等方式方法,让患者放心就医,明明白白消费。中铁二局中心医院是120网络医院之一,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也担负起了救治伤员的任务。医院是2006年加入120急救网络医院的,这让医院的救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次“5.12”大地震中,医院在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市卫生局党组的领导下,全院职工众志成城,坚守岗位,为100多位地震伤员及其家属提供了及时的救治和细心的照顾,成功完成了救治任务。今后,我们还将努力提高医院的救治水平,为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室 医生
眼-耳鼻咽喉科
何蓉 沈南平
放射科
骨科
张晓斐 刘仁孝 范善均
检验科
皮肤性病科
刘玉军
针灸理疗科
中医康复科
章羽 丁宁
急诊科
周乐君 冯阳 任德筠 唐筠功 涂学清 宋发兴 廖海 华新杰 张伟绩
医学美容科
赵锋 张世嘉
重症监护科(ICU)
黄明海
儿科
邹传萍 曾祥炯 周康俊
妇科
刘金莲 罗业红 王晓禾
神经外科
朱子洪
普外科
谭文波 罗晓明 杜景平
胸外科
吴成雁
肛肠便秘科
泌尿外科
王杰 罗德康
神经内科
唐玉茜 周丽萍
肾内科
游天禄
呼吸内科
魏惠灵 赵碧双 黄丹
消化内科
蒋晓彬
心血管内科
王斌 李琴 朱洪学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