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革命伤残军人医院

微信扫一扫
四川革命伤残军人医院
公立医院 二级乙等 综合医院
挂号预约 停诊通知 意见反馈 就医指南
电话
028-89277120(总值班电话)   028-83061756(办公室电话)
地址
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龙藏寺
乘车路线
医院简介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医院是四川省民政厅直属优抚事业单位,主要承担革命战争时期及国防建设中负伤致残的一至四级伤残军人住院、康复、休养。是全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优抚事业单位之一。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医院建于1951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占地300亩。院内古树参天、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是融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为一体的花园式疗养单位。

    全院伤残军人200余人,年龄最大的90多岁,最小20多岁。在岗职工325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0人,高、中级职称86人,初级职称132人。是国家二级综合医院。全院设有院办、党办、人教科、医务科、荣管科等15个职能科室,内科、外科、急诊科等21个业务科室,及4个休养区和1个健康俱乐部。

    建院以来,休养院、医院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伤残军人服务”的办院宗旨作为立院之本、发展之基,针对休养员伤残重、年龄偏大、截瘫病员并发症多等特点,专门成立了伤残军人治疗病区,将人性化和制度化管理有机结合,对休养员实行“心理、生活、医疗”三护理,切实做到“工作要细心,对休养员要关心,护理休养员要耐心,听取意见要虚心”的“四心服务”,要求医护人员做到“四勤”即脑勤、手勤、腿勤、眼勤。处处为休养员着想,把休养员当亲人,创造了卧床30多年全瘫休养员无褥疮发生的医疗、护理奇迹。医院医疗科室设置完善,设备先进齐全。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脑血管科、泌尿外科等为重点的特色医疗。

    休养院、医院具有光荣的传统。1958年,伤残军人课余演出队在全国巡回演出,在北京,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观看演出并接见了演出队全体同志。周总理称赞伤残军人是“人民的战士,人民的艺术家”,并亲笔录写了特等伤残军人刘渝生的诗《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极大鼓舞了伤残军人的革命斗志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从50年代初休养院就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截止2008年,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人数达300多万人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院职工、伤残军人、离退休老同志积极投入抗震救灾,踊跃捐款捐物,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爱无疆的传统美德和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

    休养院、医院被各级党委政府授予省、市、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都市青少年教育基地,新都区共产党员传统教育实践基地。并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文明窗口示范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民政系统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成都市文明单位和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成都市诚信示范医院,成都市园林式单位,成都市模范职工之家,成都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新都区双拥先进单位,新都区三八红旗先进单位,新都区模范职工之家。领导班子多次被评为民政厅四好班子。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民政厅的领导下,休养院、医院本着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努力将全院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和谐奋进、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的伤残军人休养院、医院。

科室 医生
耳鼻咽喉科
邱家康
口腔科
何乃平
中医科
吴先均 周书 刘朝国
麻醉科
心电图、超声波室
病理科
检验科
周筱梅
放射科
陈超 曹达华
妇科
黎辉莉 赵清 温红
外科
向国毅 江孝福 陈其伟 孔见闻 张一刚 程琳 江春芽
内三科
张斌 张小容 韩志龙 张成平
内二科
侯晓敏 刘敏燕 张常文 冯锐
内一科
刘辉 赵沈蓉 杨绿英 拥忠 贾非非 章春 万能力 林建新 刘述静 黄丽蓉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