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微信扫一扫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奉贤县中心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公立医院 三级丙等 综合医院
挂号预约 停诊通知 意见反馈 就医指南
电话
021-57420702,021-57421005
地址
上海市奉贤南桥镇南奉公路9588号
乘车路线
1、沪杭公路 上海大木桥&mdas
医院简介

    奉贤区中心医院始建于1945年,是区内唯一一家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5年10月成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市六医院)奉贤分院,全面实施由市六医院经营管理。

  

    2008年10月,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均衡,上海市委、市府制定了“5+3+1”远郊卫生资源调整重大建设规划,医院列入3个远郊中心医院改扩建为三级医院中的一家,将于2012年创建升格为三级医院。

  

    近年来,医院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卫生局和市六医院的正确领导下,全院上下团结奋进,努力拚博,以“三级医院创建”、“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管理年”、“三好一满意”活动为抓手,依托市六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内部运行机制、内涵质量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和精神文明行风建设等方面取得跨跃式发展,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综合满意度逐年提升,2011年在上海市卫生系统万人问卷调查中,获全市77家二级医院第1名,先后获得全国无烟医院、上海市健康单位、上海市慈善义工先进集体等称号,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

  

    目前占地面积2.7万m2,建筑面积5.5万m2;核定床位665张,实际开放病床983张,设临床科室24个、医技科室10个。

  

    截止2011年12月,职工总数1441人,其中高级职称150人(正高职称34人);硕博士研究生128人(博士30人)。临床医技科室学科带头人中研究生比例58.80%,正高比例63.60%。

  

    2011年门急诊人次116.51万,出院人次4.27万,手术人次1.63万,平均住院日8.57天,床位使用率101.51%。各项业务指标位列同级同类医院前茅。

  

    学科建设

  

    已形成了以4个六院全托管科室(骨科、内分泌代谢科、放射科、超声影像科)为龙头,8个院重点学科(骨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内分泌代谢科、消化内科、麻醉科)为中坚,31个特色专业为基础的学科建设框架,整体推进学科建设。

  

    2010年9月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危重症医学、内分泌科、眼科等7个学科及消化内镜诊治、介入放射诊治、尿道腔镜技术、腔镜微创诊治、颅脑疾病诊治等5个专科列入区首批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行列。

  

    近三年来,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60余项填补区内空白,部分技术达到市内、国内先进水平。如:微创全髋置换术、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术、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全盆腔重建术、血管介入栓塞、支架扩张术、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心脏外科手术等,其中单孔经脐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为市内首例。

  

    医护质量

  

    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按照“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三级医院评审评估标准”要求,不断健全质控自查体系,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管理,严格监管“六类病人”,建立医疗质量院周会通报制度,每月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护理质量简报》,分析存在不足和问题,落实整改,不断完善。

  

    落实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规范医疗行为;护理学科按学科建设要素推进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在区内率先启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目前已有50%的病区推行。医护质量逐年提高,2009年10月接受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督查得到专家一致好评;2010年上海市“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中获全市二级医院第4名;药事管理获2010年上海市卫生局药事质控先进单位;2011年市质控检查中,约25%科室的质控成绩名列前茅。

  

    科研教学

  

    先后建成同济大学和苏州大学教学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依托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平台,建成1个临床医学院(已接受38名本科生两年半的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任务),2个研究所,1个临床技能实训中心,5个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10余所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带教任务,年平均带教实习生260余人,其中医学生110余人,护生150余人。

  

    建成博士点2个,硕士点33个,招收研究生30人,自主招收的第一个全学制硕士研究生已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获国家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5项;获省、市级科研项目16项,近三年累计获院外经费130余万元;获2010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5篇;获实用新型专利9项。

  

    人才队伍

  

    近年来,员工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1人;市劳动模范2人、市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1人、市模范护士1人、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市三八红旗手1人、市新长征突击手1人;获感动奉贤十大慈善之星称号1人、感动奉贤十大人物提名奖2人;获奉贤区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称号1人、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4人,区青年尖子称号1人;入选奉贤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8人,列入区卫生系统后备干部培养计划5人,培养对象中4人走上领导岗位。

  

    仪器装备

  

    拥有1.5T核磁共振、16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ECT、DR摄片机、电子胃肠镜、彩色B超、高压氧舱、层流手术室、静脉配置中心等一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设施,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250余台(件),合计金额1.24亿元;10万元以下设备6350余台(件),合计金额0.36亿元;设备总额1.6亿元。总资产2亿余元,为医疗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撑。

  

    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2005年10月,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区委区府决定与市六医院建立托管关系,成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全面实施委托市六医院经管管理。市六院在管理、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撑和扶持,管理上按照院长行政管理与执行院长实际贯彻和落实有机结合,确保政令畅通、高效、协作、互补运作模式,遵循市六医院先进管理模式和理念,按照六院三级医院成功经验,凭借总院的学科、质量、人才、服务、管理和采购等为整体平台,加快和提升医院建设发展。

  

    新院建设概况

  

    新院位于南桥新城东区南奉公路6600号,占地182亩,建筑面积9.6万m2,核定床位1000张,工程由门急诊楼、医技楼、一号病房楼、二号病房楼、后勤辅助楼、行政楼、高压氧舱、发热门诊组成。2009年9月工程开工,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正实施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等,将于2012年上半年竣工,并计划于2012年内创建升格为三级医院并整体搬迁。

  

    新院建成后,日门急诊接诊能力将达到5000人次以上,日住院接诊能力将达1200人,可同时为20人进行手术,大大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和救治能力。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创三迁址为契机,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拓展外延服务,转型发展,提能升级,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奉贤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科室 医生
介入放射科
营养科
核医学科
检验科
急诊科
耳鼻咽喉科
重症医学科
超声诊断科
病理科
药剂科
中医理疗科
放射科
皮肤科
阮明光
肝病科
冯丽丽
肿瘤内科
蒋建龙 陈益贤
肿瘤外科
疼痛科
翁浩 杜冬萍 徐振兴 蔡明珍 朱新杰
中西医结合科
丁月芳 严烨 盛德荣
骨科
于雪梅 肖海军 薛锋 徐雪荣 朱龙章 周耀军 王维才 丁爱忠 俞英 王恩时 柏心哲 金粉勤 周云芳
肿瘤血液科
费兴昌 彭敏华 丁志勇
口腔科
沈爱国 孙敏霞 杨卫星
眼科
贾万程 沈保平 王翠红
五官科
曹卓云 唐连章 李蕴文
妇产科
张蓉 朱敏燕 张月芬 胡英雄 卫勤芳 周卫强 路沛 邬美玉 方梅华 胡娣华 盛群英 丁秀勤 陈雪梅 陈韩园
儿科
高美玲 俞君 孙卫平 施筱岚 吴懿 吴益琦 张莺 戴义国 姚依茵 黄鸣峰 刘旭园 丁巧燕 陈时美 夏秋群
肛肠外科
杨治 陈建刚
肝胆外科
陆孝道 顾建萍 于进玲
心胸外科
林利中 杨忠杰
泌尿外科
徐敏 李家栋 金建忠 沈建国
神经外科
周伟民 戴新连 程瑞兴 沈冬青
普外科
张学利 李先玮 王文杰 周文华 郁勤荣
老年科
肾内科
李金章 周毅 严春华
呼吸内科
金崇武 何亚明 陈福仙
神经内科
顾春江 吴勤花
甲状腺疾病
蔡国琨 顾祝林 沈叶
内分泌代谢科
金兴权 张石均 陆志芳 陈培红 谢玉华 沙敏
消化科
王瑞华 徐永正 姚立军 姚勤 吴洪章 孙卫丽 胡昌平
心内科
乔增勇 许惠钟 李仁嘉 李振儒 樊寿根 胡培兴 薛昭平 钱彪 康蓉 黄忠明 曹华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