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80年,位于县城东风街,是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科研及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医医院。199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998年被卫生部评为“爱婴医院”;2008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陕西省“先进中医医院”,省爱卫会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09年被陕西省卫生厅评为2008年度全省卫生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2009年被陕西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评为2005-2008年度陕西省中医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市卫生局推荐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市“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全县医保、居保、合疗、孕免定点医院,全县优抚对象及离退休老干部公费医疗定点医院。
医院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150万元,医疗设备总值2000万元。
一、 奋发图强创名院 ,基础建设有保证
(一)、健全的科室设置:医院设有急诊科、内科、外一科、外二科、妇一科、妇二科、儿科、骨一科、骨二科、针灸科、手麻科、肛肠科(外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16个临床科室和脾胃病科、肝病科、针灸康复科、骨伤科、肛肠科等13个专病专科。我院的妇产科、内科、外科、针灸康复科、骨伤科、肛肠科、儿科、急诊科在县域内有明显优势。
医院设有核磁共振、放射、检验、超声、内窥镜、心电、病理7个医技科室。设有急诊、内、外、妇一、妇二、儿、骨一、骨二8个病区,设立院办室、财务科、总务科、保卫科、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药剂科、质量控制科、医院感染科、预防保健科等11个行政业务管理科室。开设病床360张。急诊科建设2004年通过省、市检查验收;标准化手术室、供应室2006年通过市卫生局检查验收,中药房建设被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重点建设单位,2008年12月二级甲等医院通过复审验收。
2009年全院门诊人数11万人次,住院人数10521人次;住院床日75148日,手术2986台;业务收入比2008年同期增长32%。
(二)、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拥有核磁共振、日本阿洛卡(a5)、意大利彩色超声诊断仪、德国爱克曼腹腔镜、德国欧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碎石机、500mA美国GE全自动拍片机、TH-600高频500mA遥控X射线诊断系统、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镜、英国麻醉机4台、血细胞计数仪QL800 -IV型微量元素分析仪等一批现代化诊疗设备,总价值达2000多万元;配套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医疗设备、技术水平位于全省县级中医医院前列。
(三)、优秀的人才队伍:医院现有职工35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17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82人。人才是医院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在全员树立“当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思想,坚持继续医学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多层次、多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医院实行读书报告会制度,每月开展学术活动2次;现在西安交大第一、二医院、西京医院等进修学习15人次,在职大专、本科函授学习20余人。在省、市各级专业委员会任职委员10人。近几年来在各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各临床科室实行三级医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合理。2007年以来,根据医院人才实际需求,招聘本科学历人员30名,基本解决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问题。我们把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技术换代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作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实施,并通过继续医学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去落实。
(四)、精湛的诊疗技术:医院内、外、妇、儿、急诊、骨科全面发展,肝病、脾胃病、针灸康复、骨伤、肛肠等科室形成特色优势。在蒲城首家开展外科心脏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颅内血肿微创多靶点置软管碎吸术,功能科心脏、血管、小器管超声诊断术、妇产科阴式子宫切除术可谓渭北一流。为了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先后与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交大一、二附院及口腔医院、西安市四院、西安市红会医院等专家教授联合开展疑难病的会诊、手术。
二、励精图治抓内涵 科学管理促发展
(一)、突出中医特色,以“中医工作达标县建设”为契机,搞好中医专科建设和农村中医服务网络建设。
我院以“突出中医特色、发展中医专科、倡导中西医结合、走中医现代化道路”为办院方向。实施“建名院、创名科、树名医”的精品战略。
1、突出中医专病专科发展:我院立足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科室,医院开设中医专病专科13个,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科室5个:肝病专科、针灸康复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脾胃病科为西部开发支持建设项目,2008年针灸科配备了JFC -I金正200牵引式数码中频治疗仪、2P-100CH成都电脑中频治疗仪、2000北京偏瘫综合治疗器、GZ-IIID骨质增生药物电泳治疗仪;骨伤科、肛肠科积极申报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为了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对相关科室给予相应的人、财、物投入,提高了临床专科的发展,带动了人才培养,推动了学科建设,促进了临床疗效,提升了经济和社会效益,树立和强化了医院的品牌形象,使医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医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2、积极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医院通过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在职业务人员培养、继续教育、院外进修等多渠道、实施中医人才培养战略,采取引进人才、聘用外院顶尖人才等方式,加强医院的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先后与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成立协作医院,专家定期来院会诊手术,带动培养了我院内科、肛肠科中医人员。2009年医院承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举办大型专题讲座17次,医院落实读书报告会制度,各科室每月举行业务学习2次,共举行业务学习670次,业务学术活动开展活跃,学习气氛浓厚。
3、加强农村中医服务网络建设:为了加快农村中医服务网络建设步伐,2006年我院成立了农基社网科,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并为乡镇卫生院培训中医技术人员50多名,2007-2008年先后与6家乡镇卫生院成立协作医院,出色的完成了县卫生局开展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学会作用,2008 年 11 月 21 日 ,蒲城县中医药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蒲城县中医医院召开,参加会议的会员代表300余人,进一步加强了农村中医服务网络建设。渭南市科协渭科协发【 2008 】 60 号文件关于表彰 2007-2008 年度先进学会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授予蒲城县中医药学会 2007-2008 年度先进学会称号;2006年省中医管理局对中医工作达标县建设检查验收中获得了全省第一的成绩。
4、弘扬中医文化建设:1)、 制订了蒲城县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 确定了医院院徽、院旗;医院主色调为淡绿色3)、 制订了“大医精诚”文化墙4)、 印制《蒲城县中医医院宣传画册》5)、 成功举办“蒲城县中医医院新住院楼正式启动仪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以及省、市、县卫生行政领导参加6)、 蒲城县中医医院网站设立医院文化专栏,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建设。7)、医院在住院部大楼制作中医药文化宣传牌141块分5部分:古代中医名人、中医方药、中医药常识、黄帝内经知识问答、中药。
医院积极倡导中医爱心活动,医院煎药室免费为住院及门诊患者煎药,开设扶贫病房7个,病床21张,2008-2009年累计补助贫困患者8万余元;医院门诊楼前竖立华陀铜像、住院楼前竖立孙思邈雕像,制造中医氛围、弘扬中医文化。
5、医院出版《蒲城中医药》:是对蒲城近数十年中医药学术经验的总结,也是一次全面地整理研究,全书四编:名老中医经验选编、老药工经验集锦、土单验方选编、学术论文选编,着眼于医药并重、护技兼收,对老一辈的经验有所继承,使新一代的学术得以交流,全书三十万言,对蒲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二)、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陕西省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实施细则》、《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细则》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1、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贯彻依法执业、依法治院的原则。
整理印制了《蒲城县中医医院管理制度》一书,全书8章540余条规章制度及职责,规范执业行为,牢固树立了质量、责任、服务、安全、危急意识,树立了依法执业、依法治院理念,建立了有竞争、有约束、有激励的现代医院新型管理机制。
2、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医院等级复审活动,狠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年、医院等级复审活动,制定了医院管理细则,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基础、环节、终末质量并重,自我控制与全面监督并举,建立个人、科室、医院三级质控链,层层抓落实,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了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病案管理、药事管理、输血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监控等管理委员会,各组织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各专业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努力使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和部署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随时对医疗、护理、药剂、医技质量进行抽查;坚持院长质量查房、院长总值班、医疗缺陷公示、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制度等。
二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成立感染管理委员会,进行了全院院内感染知识讲座,印发了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以及《蒲城县中医医院关于感染控制奖罚制度的通知》每月对其进行两次抽查,对不合格要求的科室,应立即给予纠正,重复出现问题的科室,做出相应的扣分处理。进一步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制定“ 废弃塑料输液瓶管理规定”,“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按要求消毒、毁形、焚烧处理,定期对院内重点科室进行细菌监测,把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是加强了临床用药管理,印发了卫生部“处方管理规定”并制定了标准规范处方,以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制订了“医院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规定”;对一些科室的特殊用药加强了管理。
四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及“三基三严”训练,制订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健全了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临床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制订了“关于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工作的规定”召开专题会议,落实质控医生、质控护士工作;印发了医务人员训练资料、制订了“2008年三基三严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全院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训练人人过关;制定并落实了“首诊医师负责制”、“岗前临床医生学习、培训、管理规定”、“新调入临床医生的学习、培训管理规定”,对口腔科、胃镜室、产科、手术室、供应室、输血科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了规范化建设,迎接省、市达标验收,其中手术室、供应室通过了市卫生局达标验收。
五是医院狠抓以手术管理为核心的医疗风险教育,切实落实患者知情和风险告知制度,制订了“关于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选择权等权利的具体规定”,尤其加强引进技术的安全管理,杜绝了盲目、轻率实施医疗活动的行为,制订了“医院防范、处理医疗事故预案”、“医疗纠纷处理暂行规定”、“防范医疗既非医疗因素安全措施”、“医院预防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服务安全措施”等一系列安全措施,07年7月成立了“医院医疗服务安全管理组织”,在全院开展了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并提出了整改措施,确保了医疗安全,全院医疗纠纷进一步降低。
六是加强对临床各科室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三级查房制度,不定期地抽查各病区查房情况及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情况。每周在院周会上进行讲评,每月医务科以文件的形式进行通报。
上述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使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医院等级复审活动在医院工作中得到扎实落实,推进了“和谐医院”的建设,全院的医疗安全、病人满意度、医疗质量等大幅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医疗管理水平、医疗质量管理意识等都明显增强;医院内部形成健康、和谐、有序地竞争,科室之间合作精神不断增强,形成了服务、质量、效益、管理一起抓的良好局面,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不断显现,和谐医院建设初见成效。
3、加强院前急救,完善绿色通道建设
医院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重视院前急救工作,投资50余万元改造装修1400平方米的急诊楼,设置抢救观察床位44张,配备3辆救护车,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力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的为全县乃至周边地区广大人民服务,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完善了“7210116”急诊工作制度、值班人员职责、注重急救知识的更新与操作技术的培训;加大设备投入,先进急救器械的添置,为临床抢救工作提供优良条件,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全年无一例急救投拆举报,成功地为80万蒲城人民群众提供了迅速、及时、有效的医疗急救服务。
(三)、创造优越的住院条件
近年来,院委会成员精诚团结,真抓实干,艰苦创业,以科学的管理,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全体员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重改革,求实效,实现了医院高起点、大跨越、超常规的发展,医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方便、合理、快捷有效的服务,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医院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了近一万平方米住院楼、药剂楼。 2008年4月投入使用,设置床位316张,室内干净卫生,宽敞明亮,内设空调,中心吸引、中心供氧、呼叫系统,卫生间,闭路电视、饮水机、沙发床等,患者的住院条件大为改善。
(四)、改善优雅的医院环境
医院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 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复审活动、创建文明卫生县城活动中投资数十万元的门前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六角亭、华佗铜像、孙思邈雕像、亮丽的门牌、高大的路灯为东风街增添了一个新的亮点,为县委、县政府的创卫工程做出了贡献;投资数十万元的水、电、暖工程,解决了多年的水、电、暖供应不足的问题;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的建设工程,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投资数十万元建设的学术报告厅,为开展学术活动,召开大型会议、员工开展文艺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团结全院广大职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为全县人民的健康事业、为我县经济增长及和谐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