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分压_检查项目

氧分压

血液氧分压指血浆中物理溶解氧的张力,其反映机体缺氧的程度。在一个大气压下,正常体内物理溶解的氧100ml,血液中仅占0.3ml,因而体内氧的需要主要来自血红蛋白化学结合的氧。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约为13.3kPa(100mmHg),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肺的呼吸功能。静脉血氧分压(PvO2)正常约为5.32kPa(40mmHg),它可反映内呼吸的情况。标本抽取动脉血。

基本信息:

专科分类:呼吸检查分类:肺功能检查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是否空腹:非空腹

参考价格:80-90/项

分析结果:

低于正常值时:
见于各种肺部疾病(如气喘性支气管痉挛、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左心室衰竭等。

正常值:
成人:10.6-13.3kPa
新生儿:8.0-12.0kPa

高于正常值时:
缺氧后(如代谢性酸中毒,过度换气综合征)。

阴性:

阳性:

温馨提示:
抽血时不宜运用止血带。

正常值:

1、儿童、成人10.6~13.3kPa。

2、新生儿8.0~12.0kPa。

临床意义:

1、降低见于各种肺部疾病(如气喘性支气管痉挛、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左心室衰竭等。

2、升高缺氧后(如代谢性酸中毒,过度换气综合征)。

结果偏低可能疾病:
新生儿肺气漏 、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 、 先天性胸腹裂孔疝 、 小儿心力衰竭 、 新生儿休克 、 新生儿窒息 、 慢性呼吸衰竭 、 煤气中毒

注意事项:

同电极测定法。

检查过程:

(1)抽血前要说明是否吸氧,血标本应隔绝与外界空气接触并及时送验。动脉血气分析采血部位,一般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若需要静脉抽血,须将前臂放入45℃温水中20min,使静脉血动脉化。抽血时不宜运用止血带。

(2)使用某些药物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或降低,如使用碳酸氢钠、依他尼酸、谷氨酸钠、保泰松、阿司匹林等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使用四环素、异烟肼、苯乙双胍、氯化铵可使血液酸碱度降低。

不适宜人群:

一般无特殊禁忌人群。

不良反应与风险:

1、可能会给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

2、抽血有带来感染的风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