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
依恋
2024-06-18 00:25:58
什么是依恋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依恋心理的形成

1、 性格弱点造成这类孩子对家长有依赖心理,缺少自信心,独立性。

2、家庭影响。有些家庭,父母经常发生口角,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害怕失去父母(特别是母亲),因而总爱“缠人”。

3、父母教育观点、态度不一致,一方教育,一方袒护,容易形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认为反正有人袒护,总爱缠着袒护自己的人。

婴幼儿依恋关键期

6~18个月,宝宝的依恋关键期

宝宝的依恋关键期是6个月至18个月。在这段时期内,父母如果有积极的抚养行为和正确的教养方式,往往会事半功倍,使宝宝更亲近父母,为今后理想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

早期良好的依恋关系,让宝宝受益终身

宝宝在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会稳定地延续下去,并影响他之后与人交往的能力。当宝宝与妈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时,他会认为人与人是能够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当孩子长大后,他们同样会与其他人建立这种良好健康的关系,会用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其他人,会显示出更友好的合作,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依恋,其实对孩子将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关键期,宝宝将来就会和父母比较疏远,并可能产生各种心理和个性上的问题。

宝宝依恋的发展阶段

前依恋期(0~6周):婴儿对任何人都会出现相似的行为,他会以哭、笑等情绪召唤照料者。

依恋关系建立期(6周至6~8个月):宝宝对父母等抚养者回报更多的微笑,这也带给了父母更大的满足感。

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18~24个月):当宝宝的抚养者要离开时,他们会大吵大闹明显地反抗。

宝宝过分依恋的表现

1、紧张

一到陌生的环境,宝宝就会出现莫名的紧张,不知所措,一定要和爸爸妈妈有肢体接触才能稍稍解缓。

2、脆弱

宝贝受不得任何的批评,一旦有人对他说了重话,宝宝就会以大哭大闹来表示反抗,没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3、易怒

当有人想靠近宝宝时,他会表现出特别的抗拒,如果抗拒不成,很容易转化成愤怒的情绪,对试图接近的人进行攻击。

防止宝宝过分依恋

第1招:给孩子一个独立游戏的空间。

建议你在家里腾出一个小房间,作为孩子的“游戏间”。如果家里腾不出一间小屋,那就建立一个“儿童游戏角”。总之,这是孩子的“领地”,把属于他的玩具、小桌子、小椅子、图画书、画笔等等都集中到这个“领地”,让他意识到这是他的游戏场地,在这里,他可以尽情地玩。

平时,你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地玩,你只在暗地里注意他。

第2招:经常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

当孩子注意力集中地玩玩具或游戏时,妈妈可以像躲猫猫一样轻手轻脚地出现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觉妈妈一直都在,这样他就能更安心地玩了。接着,你再悄悄地离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逐渐习惯母亲的短暂分离。

第3招:让孩子陪你做家务。

你在操持家务时,不妨让孩子坐在地板上,给他一块抹布、几个塑料盘子或碗,让他帮忙擦拭这些碗、盘;你在清扫房间时,不妨让他帮你启动吸尘器开关。当你在忙碌时,只要分配给孩子一个相应的“小任务”,让他有事可做,他就不会显得那么粘人了,而且还能让他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呢。

第4招:多带他出去走走。

当孩子情绪烦躁、特别“ 依恋”你时,你可以带他外出走走,沿路指指点点,以此转移他的注意力、安抚他的情绪,并扩大他的视野。

第5招:做事前,专心陪孩子玩一段时间。

在你准备做饭或做重要的事情之前,不妨和孩子一对一地玩上半小时,游戏时你要一心一意、全身心的投入,这样做后,他就不会老缠着你,让你做不了事了。

总之,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任务就是——完成依恋,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父母必须用巨大的温暖、博大的爱去拥抱孩子,让孩子在安全、亲情的阳光中一天天茁壮成长。

过分依恋的解决方法

1、全家参与育儿。在育儿过程中,父母不要大包大揽,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其他的亲戚朋友都参与进来,让宝宝从小享受和谐自然的大家庭氛围,让他在和别人的接触过程中得到快乐,从而也相对弱化对父母的过度关注。

2、锻炼交往能力。利用节假日,带宝宝多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儿童聚集较多的公园、游乐场等,通过带宝宝观察其他孩子的活动情况,鼓励宝宝尝试和别人交往,让宝宝在和其他儿童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体会到与平时不同的快乐感受。

3、发挥榜样力量。利用宝宝爱听故事的天性,在选择故事时多找一些类似的内容,用书中的人物作为榜样,来让宝贝理解他在长大,很多事情需要勇敢面对。通过诵读对宝宝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他在榜样的力量下逐渐改变。

4、 独立游戏空间。给宝宝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游戏空间,在排除不安全因素后,让宝宝在自己的领土内自由地玩耍。这种情况下父母尽量不要参与,给宝宝一个机会,让他学会自己寻找乐趣,同时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