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临床护理 » 肿瘤
痔疮,是临床上一种极常见的直肠肛门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正因为如此,很多痔疮患者都不把它当作一种“病”了。痔疮一般不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痔疮的存在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误诊,比如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当盆腔及肛门周围组织内的静脉压力过大,会导致直肠静脉内的血液淤积、血栓形成,进而使静脉扩张,于是便形成了痔疮。
所有会使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直肠静脉出现血液淤积和静脉扩张的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痔疮,比如长时间的坐、立以及前列腺肥大和盆腔巨大的肿瘤等等。同时,腹泻和便秘都会导致腹肌紧张,增加直肠肛管的静脉压力,时间一长也会形成痔疮。
此外,妊娠期的女性,尤其是在妊娠期后6个月,由于增大的子宫和子宫内的胎儿也会给盆腔静脉造成压力,最容易形成痔疮。而当自然分娩时,将胎儿推出体外的强大压力更会加重痔疮的症状。
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无论是病因、病理、治疗,还是预后,直肠癌与痔疮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但是为何有如此之高的误诊率呢?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病人的自我误诊,也有部分是医务人员的臆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直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导致直肠癌初期容易被误诊为痔疮。
只要多加警惕,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早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当然,只凭症状和大便化验还不能诊断分明。“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查才是王道。”
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患者也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自检。
首先是自我观察和感觉。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 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而且不会有黏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此外,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 增多,而且还会伴有里急后重的感觉。也就是说,可能会有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但蹲下后没有便感或者排得很少。此外,腹泻的患者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
有很多人会有疑虑,即使痔疮和直肠癌都是肿块,那痔疮肿块会不会转成直肠癌呢?其实,痔疮和肿瘤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疾病。痔疮,简单理解就是肛缘皮下的血管及周围组织扩张、增生,而肿瘤,是结直肠黏膜的异常增生改变。
肠息肉一般不会发展成肠癌但也有例外。患者在做结肠镜或肛门指检时,有时也会发现结肠息肉,那么肠息肉是不是也会发展成肠癌呢? 息肉和癌也不是一回事,息肉恶变的几率一般比较小。但是,有一种结肠多发性息肉,一般是家族性的,这种病人遗传性的多发息肉可以转成直肠癌。
此外,息肉是慢性疾病,也有可能由于息肉细胞发生突变而产生恶变,不过,这种几率不高。做肠镜的时候如果发现息肉,医生一般会把息肉摘除,做病理活检时如果为恶性,则需要做根治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