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手术
宫颈锥切用于宫颈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 就诊科室:妇产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生殖部位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2-6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个月以内
适应症
1、宫颈活检为原位癌,为确定病变范围及有无浸润。
2、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
3、宫颈刮片多次阳性,但活检未能发现病变者。
禁忌症
急性生殖道炎症、性传播疾病、宫颈浸润癌、生殖道畸形,有血液病、严重出血倾向者。
术前准备
1、月经净后3~7d手术,避免月经前手术。
2、检查白带、宫颈刮片、必要时宫颈活检,血常规包括血小板,出血,凝血时间。
3、术前3d以0.05%氯己定(洗必泰)液灌洗或擦洗阴道、宫颈,每日1次。
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铺消毒巾。
2、阴道拉钩暴露宫颈,以复方碘溶液,涂整个宫颈,明确病灶范围。用鼠齿钳夹宫颈部碘不着色区,并轻轻向下牵引。金属导尿管插入膀胱,以测定膀胱底下缘的境界。
3、子宫颈病灶外0.3~0.5cm处,用手术刀以垂直方向做一环形切口,向内倾斜30°~40°,逐渐向宫颈深部做锥形切除。注意锥尖朝向宫颈内口,方向不得偏斜,使颈管组织完整地呈锥形切下。一般锥形底宽2~3cm,锥高2.5cm左右。但不应超过子宫颈内口。宫颈创面如有出血点,可用3-0肠线扎结或电烙止血,用纱布填塞局部,24h后取出。
4、宫颈成形缝合,见宫颈切除术,但不一定需要。
并发症
继发性出血为宫颈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多于术后10d左右发生,应及时给予止血,出血多者,行缝合结扎。
术后护理
1、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以预防感染和出血。
2、术后创面可有少许血性分泌物,不需处理。若渗血较多可用明胶海绵,止血粉或纱布压迫止血,必要时可以缝扎。
3、一般术后5~6周创面为黏膜覆盖,此时可用子宫探针探宫颈管。若发现宫颈管狭窄,可用小号扩张器扩张,以利月经通畅。
注意事项
1、切除宫颈创面的顶端应与内口方向一致,如切斜或切得过多,可误伤周围组织,或引起大出血。
2、切除范围应包括宫颈病灶区及大部分颈管组织,避免由于切得过少过浅,而达不到全面检查病变的要求。
3、取下宫颈标本,于12点处穿以丝线,作为标志,以便确定病变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