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状体冷冻术
减少房水分泌手术又称睫状体破坏手术,手术以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透热术、经巩膜微波睫状体破坏手术等为代表,用不同种类的能量对睫状体进行破坏,使睫状体萎缩房水生成减少,达到降低眼内压的目的。由于该类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对眼球有损伤,另外手术效果的预测性差,过少达不到目的,过多则造成眼球萎缩,所以本类手术只能作为抗青光眼手术的最后手段或配合其他手术作为辅助治疗。近年来采用Nd:YAG激光或半导体二极管激光透巩膜或经瞳孔对睫状体进行破坏,尤其是后者对睫状体光凝的部位和能量都相对准确,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发展的眼内窥镜结合眼内激光手术将会为晚期青光眼患者提供一个较好的手术方法。
睫状体冷冻术手术原理是通过产生的低温效应直接破坏睫状体上皮及血管系统。
- 就诊科室:眼科
- 手术方式:其他
- 手术部位:头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球后或球周麻醉并表面麻醉
- 手术时长:1小时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7-10天
适应症
主要用于绝对期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用药物和一般抗青光眼手术无法满意控制眼压,需要缓解患者眼部疼痛的青光眼病例。
禁忌症
1、残存的视功能在患者生活中仍起主要作用时,不能轻易选择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包括睫状体冷冻术。
2、无痛苦症状的青光眼。
3、尚可选择其他抗青光眼手术的青光眼。
术前准备
为预防手术后一过性高眼压及葡萄膜炎症反应,术前3d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双氯芬酸钠眼药水,术前30min口服吲哚美辛50mg,如眼压较高可口服醋氮酰胺500mg,静脉滴注甘露醇250ml。疼痛严重者,术前30min肌注哌替啶50mg,非那根25mg。
手术步骤
1、检查冷冻机的冷冻效能,测试冷冻头是否立即结霜,温度显示低于-80℃。
2、开睑器开睑,吸干球结膜表面液体,将冷冻头的中心置于睫状突相对应的巩膜及球结膜表面,一般位于角膜缘后2mm。
3、开始冷冻时,应使冷冻头压紧巩膜。至冷冻头周围形成3~4mm的冻结区(需要20~30s)后,开始计时。在-80℃情况下,冷冻40~60s。(如冷冻头温度为-60℃,冷冻时间可延长至90s)。
4、关闭冷冻机开关,待冷冻头周围的冰球融化、冷冻头与组织分离后,将冷冻头置于下一个冷冻点,重复以上步骤。
5、一般做6个冷冻点。
6、术毕滴1%阿托品和抗菌药物眼膏,敷纱布后遮盖。
术后护理
1、术后第1天换药,可不遮盖。
2、降眼压,多数患者术后会有一过性眼压升高,一般认为与术后早期眼前节炎症反应有关。因此,术后早期应当常规给予降眼压药物,如口服乙酰唑胺等。
3、消炎,所有患者术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应常规给予1%泼尼松龙滴眼液,并根据情况给予睫状肌麻痹药滴眼液。
4、止痛,多数患者术后早期会有较重的眼球疼痛,可能与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和炎症反应有关。在给予降眼压、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适当给予镇静药和镇痛药。
注意事项
1、冷冻的范围通常为2个象限。最大冷冻范围不应当超过3个象限。
2、可对各冷冻点依上法再冷冻1次。
3、冷冻时注意勿冻伤眼睑。
4、冷冻头紧压巩膜,以减少睫状体血流,增加冷冻程度。
5、用棉签擦干净冷冻部位后再行冷冻,避免冻结附近组织。
6、冷冻头解冻后方可离开眼球,以免牵拉结膜。
7、温度过低或冷冻时间过长可导致睫状体坏死,眼球萎缩。尤其对婴幼儿,因眼球壁薄,切忌冷冻过量,可酌情缩短冷冻时间或减少冷冻点数。
8、术后常引起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3d内眼球剧烈疼痛,并可激发一过性眼压升高,应酌情予以相应处理。3d后眼压可逐渐下降,1个月后逐渐稳定。其间可继续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
9、术后1周内可全身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1%阿托品眼膏涂眼,不用缩瞳药,以减轻睫状肌痉挛和水肿。
10、睫状体冷冻术可多次重复。一次无效时,可间隔2~4周后重复冷冻。第2次冷冻可与前次冷冻范围重叠1/2,最终冷冻范围不宜超过300°。
11、尚有一定视力者要注意密切观察,避免多次手术造成眼球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