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摘除术
鼻息肉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可单发或多发,自鼻腔或鼻窦发生者,多为双侧性;原发部位为筛窦者,则为多发性。其发病原因可为感染或过敏。Bermouill理论认为,空气通过狭窄的鼻腔(如鼻中隔弯曲等),在其邻近组织产生负压,使血管外液体压力降低,增加了组织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筛窦或上颌窦疏松黏膜积水而形成息肉。儿童多发性息肉应考虑囊性纤维化病,也称胶稠性黏液病。最佳治疗时间:一般手术建议在病症初期确诊后进行治疗,特殊手术谨遵医嘱。
-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头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次
- 住院治疗:不需要
- 恢复时间:1个月以内
- 是否传染:非传染
适应症
适合于鼻腔息肉或后鼻孔息肉。
禁忌症
心功能代偿不良、高血压、有出血性疾患、近期内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均应暂缓手术。
最佳时间
暂无相关参考资料。
术前准备
1、术前日详细检查鼻腔有无炎症及分泌物,并确定拟切除的下鼻甲范围,同时剪除鼻毛,清洁鼻腔。
2、术前夜服地西泮(安定)5mg。
术前注意
1、注意保持鼻腔无炎症,保持鼻腔干净整洁。
2、使患者了解手术基本流程,解除疑惑,放松心态。
手术步骤
1、用圈套器从鼻息肉的下端、后端将其套住,将圈套器向上移至息肉的根蒂部,然后收紧钢丝,并将圈套器适当用力缓缓向外牵拉,可将息肉连根蒂部摘除。如有多个息肉存在应由前向后用圈套器逐个摘除,直至鼻腔完全通气(图1)。
2、后鼻孔息肉多可按上述方法圈套摘除,但圈套器应深达后鼻孔。如摘除有困难,可将鼻息肉圈套器套进鼻息肉钳,伸入鼻腔深处于呼气或擤鼻时,将息肉夹住,然后在圈套器自下而上套住息肉后,于其蒂部切断取出。
3、手术完毕后,应检查有无息肉残留或棉片遗留。用明胶海绵,含抗生素的油纱条或碘仿纱条压迫止血。
并发症
可引起术后感染。
后遗症
如果术后处理不当,可引起头痛,嗅觉减退。
术后饮食
合理膳食习惯: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产品。如青菜、萝卜、海带、紫菜等。宜少食多餐。禁食肥肉及动物内脏,不可吃刺激性强的葱、椒、咖啡等。少吃精制糖、蜂蜜、水果糖、糕点等。
术后护理
1、注意出血。术后一般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自前鼻孔渗出,于12~24h后停止。如有鲜血不断流出,或后鼻孔有流血,说明堵塞不够紧,需重新堵塞或加后鼻孔堵塞。
2、术后24h鼻内可滴石蜡油,以利抽纱条。
3、术后48h取出鼻腔填纱条,如抽纱条时易出血,纱条可分次逐段抽出,以减少出血。此后每日滴1%麻黄素溶液数次。
4、不要用力擤涕,以免引起出血。
5、若粘膜肿胀明显且创面较大,易发生粘连,应每日进行鼻腔检查,必要时用塑料薄膜或明胶海绵置于鼻中隔与鼻甲间,一旦有粘连形成,应将粘连分开后再用塑料薄膜隔开。
6、抗生素可视情况需要应用。
注意事项
术前注意事项:
1、术前日详细检查鼻腔有无炎症及分泌物,并确定拟切除的下鼻甲范围,同时剪除鼻毛,清洁鼻腔。
2、术前夜服地西泮(安定)5mg。
术中注意事项:
1、套除鼻顶部息肉时应避免损伤筛板,以防发生颅内并发症。
2、术时不应猛力牵拉息肉,以免过多损伤粘膜引起出血。
3、堵塞鼻腔时,纱条要松紧适度,过松易引起出血,过紧可能会引起中隔粘膜缺血坏死,甚至穿孔。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48h取出鼻腔填纱条,如抽纱条时易出血,纱条可分次逐段抽出,以减少出血。此后每日滴1%麻黄素溶液数次。
2、不要用力擤涕,以免引起出血。
手术影响
暂无相关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