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伤脑脓肿手术_手术项目

火器伤脑脓肿手术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颅脑火器伤清创的时间较晚,一般多在伤后数日以至数周才进行,而且清创后颅骨X线摄片复查中,许多伤员脑内仍有一些骨片存留,脑脓肿的发生率高达15%~20%。20世纪50~60年代的世界几次局部战争,美军专科手术队前伸到战地。在越南战场美军以直升飞机到火线直接收容伤员送到二线医院,颅脑伤员多在伤后2~3天或在伤后数小时内即可做脑清创手术,并强调脑内碎骨片全部摘除作为彻底脑清创的标准,使脑脓肿的发生率下降到5%左右。分析脑脓肿产生的原因大多是脑内碎骨片所引起,特别是多见于脑内碎骨片密集的部位,少数发生于1cm以上的大型弹片和枪弹的弹丸(头),故一般认为脑内碎骨片和大型金属异物是脑清创的主要目标。脑血管造影和CT检查对脑脓肿的诊断相当准确,但战时多无此条件,还需靠临床症状和脑内碎骨片的位置来诊断。一旦诊断为脑脓肿,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脓肿引流包括袋形缝合术和脓肿切除术。一般需要将脓肿和引起脓肿的骨片和金属异物同时或先后分期清除,才能杜绝脑脓肿的复发。

  •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头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3个月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10000-50000元
治疗疾病:
火器性颅脑损伤

适应症

火器伤脑脓肿手术适用于:

1、负伤1周以上因故未行脑清创,伤员出现颅内高压表现,或出现偏瘫、失语,或原有症状逐渐加重无CT检查条件者,应行手术探查。

2、脑清创术后尚遗留碎骨片,伤员出现颅内高压和局灶症状加重者。

3、头部伤口久不愈合,有多量脓性分泌物,当脓液流出减少时伤员症状即加重,提示脑内窦道性脓肿增大,经窦道造影或CT扫描证实后应手术清除。

4、脑深部存留少量骨片或弹片,因恐手术加重脑损伤而出院观察,定期复查CT,一旦发现中心低密度和周围环形增强的占位病变,即应手术。

禁忌症

1、颅脑伤员出现颅内和全身炎症表现,经CT和MRI检查,证明颅内感染尚处于脑炎期,此时不适于手术,应用抗生素控制。

2、脑脓肿穿破脑室,引起化脓性脑室炎和脑膜炎,病人处于衰竭状态者。

术前准备

1、皮肤准备,先用肥皂及水洗净头部,手术前夕剃头。术前禁食。术前1h再给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4mg或东莨菪碱0.3mg肌注。

2、有条件时行CT扫描,了解脑脓肿的大小和部位。

手术步骤

1、手术切口

一般多沿用原脑清创术的手术切口,亦可另设计更适合的切口。

2、颅骨和脑膜处理

利用原脑清创术的骨窗,如手术需要,亦可将骨窗适当扩大。创口处脑和脑膜已愈合在一起,手术时不必再剥开各层脑膜,防止感染扩散。

3、脓肿清除

对于有窦道的脓肿,应沿窦道进入,以血管钳轻轻扩大窦道的狭窄部分,或取出阻塞性异物,使排脓通畅。

对被膜尚薄弱的脓肿,沿伤道逐渐深入,当抵达脓肿被膜时,以注射器抽吸部分脓液后,将带侧孔的硅胶管准确地置入脓肿腔内引流,多房脓肿应打通其间隔,待脓肿治愈后再次手术摘除引起脓肿的骨片。

4、切口处理

脓肿引流和袋形缝合者头皮切口不缝合或两端缝合;脓肿完整切除,创伤局部无感染者头皮可以缝合。

并发症

1、化脓性脑膜炎

脓液污染所致。使用对细菌敏感的或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头孢三嗪等。

2、化脓性脑室炎

脓肿破入脑室内引起。除全身用药外,可同时行侧脑室穿刺和腰椎穿刺,从脑室内滴入大量(250~500ml)含抗生素(头孢唑啉钠0.25g)的生理盐水溶液,以相同的流速由腰椎穿刺针流出,进行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冲洗。

术后护理

1、脓肿腔内放置的引流管于每日交换敷料时拔出一段并剪短,1周左右随引出的脓液量减少和脓腔缩小,将引流管拔除。

2、经引流或袋形缝合法脓肿治愈后,引起脓肿的骨片仍留于脑内时,应在2~3个月后再次手术摘除骨片,防止脓肿复发。

注意事项

1、术中应另外准备1个盛污染用品和器械的弯盘,放入抽脓液后的吸引器和接触脓液的刀、剪和镊子等。

2、手术局部用长棉片保护好,一旦被脓液污染,立即更换。

3、脓液留作涂片和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检查,为术后应用抗生素作参考。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