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损伤修复术
腹壁损伤修复术一般在发生切口疝后腹壁完整性受到损害,因而采用的手术修复手段。
- 就诊科室:胃肠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腹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1小时内/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个月以内
适应症
切口疝术后、外伤引起的腹壁损伤等。因时间愈长,疝囊增大,腹壁周围肌肉愈弱,手术成功机会也就相应减少。另一方面,切口疝多为切口感染的后遗症,切口愈合后短期内瘢痕尚有充血水肿,甚至尚有隐匿的感染存在,过早进行修复手术也不易成功。所以,一般以切口愈合后半年再行修复为妥。
禁忌症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有感染灶、不适宜手术者。
术前准备
应注意术前加强腹股锻炼,消除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等。
手术步骤
手术切口需根据切口疝的位置、大小而定。因需将原切口瘢痕一并切除,故常采用梭形切口。现以上腹部经腹直肌切口疝为例:
对有皮肤覆盖的切口疝,可在切开皮肤瘢痕后锐性分离。对仅有瘢痕覆盖的切口疝,则可在皮肤和瘢痕结缔组织交界处切开,显露出切口疝外层覆盖的纤维结缔组织,即所谓假性疝囊,将假性疝囊四周的结缔组织充分分离,使之与邻近的腹壁皮肤和皮下组织分开。一般两侧需超出2~3cm,以减少缝合时的张力。用止血钳提起两侧腹直肌前鞘的筋膜组织,向外拉开,沿假性疝囊基部边缘切开腹直肌前鞘。再次腹直肌向前侧拉开,继续向深部锐性分离假性疝囊、直至显露疝囊颈和两侧的腹直肌后鞘和腹膜。
先在疝内容物与疝囊无粘连处切开疝囊,再沿假性疝囊颈部与正常腹膜组织交界处环形剪开。切开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内容,大网膜粘连可以结扎、切断。完全切除假性疝囊,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检查下面的腹内脏器无粘连和损伤后,用7-0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腹直肌后鞘和腹膜。用4-0或7-0号丝线间断缝合腹直肌(间距1~1.5cm即可)。再用7-0号丝线重叠缝合(间断褥式缝合和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并发症
腹部压力。
术后护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日。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日,拆线后再下床活动。
注意事项
注意预防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