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脾再植
自体脾再植可克服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而且脾再生能力好,手术后患者康复情况较好。
- 就诊科室:肝胆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腹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静脉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3个月
适应症
1、局限性严重的脾撕裂(脾实质或脾动、静脉主要分支离断),发生凶猛大出血,在原位不允许或无法修补或做部分脾切除,而必须迅速切除全脾,切除后发现脾的一极有严重的破裂,而其他大部分或半脾完好者,即可用做脾移植。
2、严重游走脾,各韧带松弛过度,有发生脾蒂扭转的可能性,如行各韧带紧缩手术,又恐发生脾血管扭曲而影响脾脏的供血或静脉血回流。
3、重症血友病甲,缺乏抗血友病球蛋白即第Ⅷ凝血因子活性部分。
4、免疫缺陷性疾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症、丙种球蛋白缺陷病。
5、类脂质沉积症(高雪病及尼曼-匹克病)。
6、由放射引起的病人。
7、晚期恶性肿瘤作为抑制治疗。
8、多器官联合移植。
禁忌症
1、患者血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呈现阳性。
2、严重的脑、心、肺功能减退患者。
3、患者有不可控制的心理变态。
4、患者全身感染未得到控制。
5、有严重的精神滞呆病人。
6、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如肝功能衰竭伴明显黄疸、腹水及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者。
术前准备
注意事项:
1、通过动脉端的修剪,尽量使动脉吻合处两动脉端口径一致。
2、如发生动脉痉挛,可用细针穿刺,注入普鲁卡因获得缓解。
3、髂静脉内有许多瓣膜,在吻合脾静脉时应避开静脉瓣,防止因静脉瓣而阻塞吻合口。
4、血管吻合完毕以前,要用肝素溶液认真冲洗,以防气栓发生,特别是动脉的吻合尤为重要。
5、吻合时缝针的间距要适当,以免吻合口漏血,在吻合动脉时必须将内、中、外膜全层一并缝合。
6、血管开放后明显漏血,可加强缝合,并注意勿缝合对侧壁,小的漏血可用热盐水纱布热敷片刻即止。
7、用萨氏钳阻断髂总静脉时,所放钳子的位置要适当,即达到吻合处血流完全阻断,又不影响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8、必要时,可固定脾脏数针,以防脾扭转。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
术后护理
①术后重点观察体温、腹痛、脾肿大及排斥反应。观察出凝血时间,防止出血及感染、脾扭转等并发症。注意观察术后脾脏功能,吃抗排斥药物,严禁烟酒。
②每月复查1次,监测CsA浓度、用药效果以及各项指标,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尤其是免疫抑制剂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卧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每日照射1次,每次30min。餐后用朵贝氏液或盐水漱口。避免剧烈活动。发现不适或其它问题即刻到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除注意抗凝治疗及床边B超监视外,同其他保脾手术。其中,血管吻合要注意如下几点:
1、通过动脉端的修剪,尽量使动脉吻合处两动脉端口径一致。
2、如发生动脉痉挛,可用细针穿刺,注入普鲁卡因获得缓解。
3、髂静脉内有许多瓣膜,在吻合脾静脉时应避开静脉瓣,防止因静脉瓣而阻塞吻合口。
4、血管吻合完毕以前,要用肝素溶液认真冲洗,以防气栓发生,特别是动脉的吻合尤为重要。
5、吻合时缝针的间距要适当,以免吻合口漏血,在吻合动脉时必须将内、中、外膜全层一并缝合。
6、血管开放后明显漏血,可加强缝合,并注意勿缝合对侧壁,小的漏血可用热盐水纱布热敷片刻即止。
7、用萨氏钳阻断髂总静脉时,所放钳子的位置要适当,即达到吻合处血流完全阻断,又不影响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8、必要时,可固定脾脏数针,以防脾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