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柯莱斯骨折(Colles fracture)是指桡骨下端的骨松质骨折,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2~3cm范围内的骨松质部位。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占所有骨折的10%,以老年人及成年人占多数。骨折多为粉碎型,关节面可被破坏。幼年人受到同样暴力可造成桡骨下端骨骺分离。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5%

易感人群: 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较多。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下尺桡关节脱位  老年人骨质疏松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骨科 创伤骨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6月

治愈率:99%

常用药品: 舒筋活血片 骨折挫伤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2000元)

温馨提示

避免外伤。

病因

物理因素(35%)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多为平地跌倒,手掌撑地,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内旋位时,以致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在此种状态下,骨折远端必然出现向背侧及桡侧的移位,此时,尺骨茎突可伴有骨折,三角纤维软骨盘亦有可能撕裂。

机体因素(24%)

由于机体老化导致胃肠吸收功能较差或者由于喂养不当导致的营养不良,骨骼钙含量低,导致骨质疏松,使机体在外界力量的影响下,发生骨折现象。

预防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无特殊的预防措施,对本病的防治,重点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克期是老年人,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及时的门诊复查:复查时间一般以第1周每2天复查1次,1周后每周复查1次,首先检查绷带松紧及肿胀情况,骨折固定时根据手腕及前臂肿胀情况随时调整夹板绷带和石膏夹的松紧度,4周时摄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可解除固定,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2)防止肌腱,神经损伤:一般克雷氏骨折在固定时,多采用掌屈尺偏位固定,可使腕管内压力增加,有的易压迫正中神经,有的可因骨折端畸形愈合,加上长时间固定,可造成拇长伸肌腱断裂,在复查过程中应与予重视,一旦发现应及时手术探查治疗。

(3)早期应控制旋前移位:固定时应将患肢保持在旋后15°位或中立位,旋前固定往往使前臂旋后功能受限,应及时纠正,放回到旋后位,否则将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

(4)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患者应克服因功能锻炼所致的怕疼怕肿,担心骨折脱位的顾虑,在准确的复位及局部牢固外固定下,及早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先进行被动活动,再进行主动活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固定当日即可进行活动手指关节,握拳松拳活动,活动次数逐渐增多,同时做肩肘关节的屈伸运动,骨折愈合后,应及早去除外固定,配合理疗,全面做肩,肘,腕关节各方面活动,尤其加强握拳松拳动作的锻炼,恢复肌力和肌肉协调功能,防止因肌肉萎缩造成的功能障碍。

并发症

下尺桡关节脱位 老年人骨质疏松

本病可发生以下的一些并发症:

1、畸形愈合:

未准确复位和未可靠固定是造成骨折畸形愈合的主要原因,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的关节外标准包括恢复掌倾角,桡骨斜度和高度,普遍接受的标准为桡腕关节分离小于2 mm,背侧倾斜角度小于10度,桡骨短缩小于5 mm,背侧或掌侧粉碎性骨折,严重的背侧成角或不完全复位是骨折固定后可能再次移位及随后发生畸形愈合的征兆,腕背侧畸形主要由于复位时掌屈,尺偏未到位而畸形愈合,而腕掌侧畸形是由于复位过度屈曲致远端向掌侧移位未矫正,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 ,复位时用力过度而产生,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再移位发生率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固定过程中更易发生再移位而畸形愈合,明显的畸形将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

2.、下尺桡关节脱位

下尺桡关节脱位 在桡骨远端骨折最易发生并发症,且容易忽略,下尺桡关节主要靠关节盘和桡尺掌,背侧韧带维持稳定,当腕背伸跌倒时可使韧带断裂而使下尺桡骨关节脱位,早期识别并治疗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下尺桡关节损伤,对降低疼痛后遗症和功能缺失的发生率是至关重要的,X线检查发现下尺桡关节大于3mm,即下尺桡关节脱位,桡骨远端骨折的准确复位和可靠固定,能使脱位的下尺桡关节复位并愈合。

3、正中神经卡压: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的位置使腕管屈曲,骨折的移位及血肿可以增加腕管内压力,严重时可导致正中神经压迫和腕管综合征 ,骨折复位后对位对线良好,经皮穿针固定可减少正中神经卡压的发生率,早期发现,及早解除正中神经卡压可减轻手部功能障碍。

4、严重创伤性腕关节炎:

保持关节面平整是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条件,对于粉碎性骨折,治疗成功最重要的标准是关节内的重建,即关节面恢复的准确度,关节面不平超过2mm是手术的适应证,我们采用撬拨复位后穿针固定治疗波及腕关节或粉碎,极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

5、前臂筋膜室综合征:

掌屈尺偏加压固定,可使前臂筋膜室压力升高,腕部过度屈曲,可减少静脉回流,使筋膜室的压力进一步增高,严重时可出现筋膜室综合征,因此石膏或夹板固定后观察手部血运及疼痛性质可发现筋膜室综合征的先兆,以便及时处理,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症状

腕部肿胀压痛 腕部疼痛 手腕肿痛及掌屈... 腕关节扭挫伤 腕关节向尺侧偏...

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临床表现:

手腕疼痛肿胀,尤其以掌屈活动受限,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餐叉状畸形,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突出,尺骨茎突轮廓消失,腕部增宽,手向桡侧移位,尺骨下端突出,桡骨茎突上移达到或超过尺骨茎突水平,桡骨远端有压痛,可触及向桡背移位的骨折端,粉碎骨折可触及骨擦音。

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X线摄片显示典型移位,有以下几个要点:

1.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移位。

2.桡骨远端骨折块向桡侧移位。

3.桡骨短缩,骨折处背侧骨皮质嵌入或为粉碎骨折。

4.骨折处向掌侧成角。

5.桡骨远端骨块旋后。

此外还显示尺骨头半脱位或全脱位,桡骨远端骨折向桡侧移位说明三角软骨边缘撕裂,常合并有尺骨茎突撕脱骨折,掌倾角与尺偏角减少或呈负角。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检查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上,本病较重要的是对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 进行鉴别,以便给予正确的诊断:

1、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包括:

①桡骨远端青枝型骨折;

②青少年及儿童发生的骨骺滑脱;

③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向掌侧成角;

④合并下尺桡关节分离,甚至合并尺骨远端或尺骨茎突骨折。

2、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是指骨折线由背侧远端斜向近端,骨折远端连同腕骨向掌侧桡侧移位,向背侧成角。

3、背侧缘劈裂型:外力通过腕骨冲击桡骨下端关节面的背侧缘,骨折线由远端掌侧斜向近端背侧呈楔形。

4、掌侧缘劈裂型:外力通过腕骨冲击桡骨下端关节面的掌侧缘,骨折线由远端背侧斜向近端掌侧撕脱。

治疗

就诊科室:骨科 创伤骨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6月

治愈率:99%

常用药品: 舒筋活血片 骨折挫伤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2000元)

本病的治疗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无移位骨折,可用功能位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4周。   

2.移位型骨折,需闭合复位。术者沿前臂长轴方向牵拉患者手掌及拇指,使腕部尺偏,并使前臂旋前。然后使腕关节掌曲,并同时在桡骨远骨折段上向掌侧及尺侧推压。保持腕部在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应用前臂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4周,10~14天改为中立位4周。   

3.复位标准   

⑴桡骨茎突低于尺骨茎突1~2cm。   

⑵桡骨远端背侧须平坦无骨突起,掌侧弧形凹陷恢复。   

⑶手不桡偏,尺骨头轮廓正常,患手指活动良好。   

⑷X线显示桡骨远端关节面向掌面倾斜。   

4.畸形愈合的治疗

畸形较轻对腕部功能影响不大者,不考虑手术治疗。畸形不太重仅有旋转障碍者,可作尺骨头切除术。畸形严重无前臂旋转障碍者,可做Campbell手术,即尺骨头部分切除及桡骨远端截骨术。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饮食保健

1、可以吃一些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如:鸡蛋、鸡肉、猪肉、排骨。再多吃蔬菜。

2、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1.宜吃富含钙磷的食物;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鸡蛋

鸽蛋

鹌鹑蛋

鸡肉

1.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鱼、咸肉; 2.忌吃油炸的食:如油条、麻花、薯条;3.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螺丝肉、粽子。

红葡萄酒

白酒

白扁豆

草鱼

1.宜吃富含钙磷的食物;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牛奶椰汁

牛奶花椰菜泥

牛奶玉米汤

牛奶花生粥

小白菜猪肉饺

黄瓜猪肉水饺

板粟猪肉饭

栗子猪肉汤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