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变变形杆菌(proteus bacillus)属条件致病菌,引起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以前者多见。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2%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脱水 休克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急诊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奥松)肚痛泻丸 二十五味马宝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温馨提示
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变形杆菌属肠杆菌科的革兰阴性杆菌,呈多形性,有周身鞭毛,无芽孢,无荚膜,运动活泼,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营养琼脂和血琼脂上均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10~43℃,其菌落常有爬行特点,不形成单个菌落,如将琼脂量提高至5%,可得到单个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有溶血现象,生化特征是硫化氢阳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尿素酶强阳性,抗原结构有菌体(O)和鞭毛(H)两种,根据抗原和生化性能的不同,将变形杆菌分为: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产黏变形杆菌(P.myxofaciens)和潘氏变形杆菌(P.penneri),引起食物中毒者主要为前三种。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与否及病情轻重与摄入的细菌数量(一般认为达105个/g以上),产生的毒素以及人体防御功能等因素有关,变形杆菌的致病力主要是细菌所产生的肠毒素,变形杆菌可产生一种细胞结合溶血因子(cell-bound hemolytic factor),对人类移行细胞具有很好的黏附力和较强侵袭力,有些菌株能产生α溶血素,具有细胞毒效应,变形杆菌还可产生组氨脱羧酶,可使肉类中组氨酸脱羧基成为组胺,组胺摄入量超过100mg引起类似组胺中毒过敏症状。
预防
预防工作的重点在于加强食品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严格作好炊具,食具及食物的清洁卫生,禁食变质食物作。
并发症
脱水 休克
可出现严重脱水 和酸中毒,甚至休克 ,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症状
腹痛伴恶心、呕吐 恶心 脱水 腹痛 便血 大便粘腻 腹泻 毒性表现
据进食可疑食物,共食者集体发病和临床表现等可作出初步诊断,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可能由于食品中所含菌型的不同,数量多少,代谢产物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常见有胃肠炎型和过敏型,或同一病人两者均有。
1.胃肠炎型 潜伏期3~20h,起病急骤,恶心 ,呕吐,腹痛 ,腹泻 ,腹泻为水样,带黏液,恶臭,无脓血,一天数次至十余次,有1/3~1/2患者胃肠道症状 之后,发热伴有畏寒 ,持续数小时后下降,严重者有脱水 或休克 。
2.过敏型 潜伏期1/2~2h,表现为全身充血 ,颜面潮红 ,酒醉貌,周身痒感,胃肠症状轻,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
由于变形杆菌可寄生在正常人肠道,食物也可被变形杆菌污染,故凡疑变形杆菌中毒时,应取可疑食物,呕吐物和粪便作细菌培养,可分离出同型变形杆菌,分离出的变形杆菌,必须作血凝试验,才能确认,普通变形杆菌对OX19,奇异变形杆菌对OXK的凝集效价应在4倍以上增长者,才能肯定诊断,如作间接血凝试验,灵敏度可提高2~16倍,近年来应用变形杆菌对尿素(urea),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的生化特性建立了快速同步定性定量检测方法-UPS法,正确鉴定率为100%,灵敏度是以往蔓延生长观察法的100倍,报告时间由以往4~15天减少至4~24h,且精密度高,特异性强,不受检样种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检查
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中毒后12~15d)的血清,用分离的菌株做血清凝集效价测定,恢复期滴度高于急性期滴度四倍,即有诊断意义,同时以健康人做为对照,应为阴性。
取可疑食物,呕吐物和粪便作细菌培养,可分离出同型变形杆菌,分离出的变形杆菌,必须作血凝试验 ,才能确认,普通变形杆菌对OX19,奇异变形杆菌对OXK的凝集效价应在4倍以上增长者,才能肯定诊断,如作间接血凝试验,灵敏度可提高2~16倍,近年来应用变形杆菌对尿素 (urea),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的生化特性建立了快速同步定性定量检测方法-UPS法,正确鉴定率为100%。
诊断鉴别
据进食可疑食物,共食者集体发病和临床表现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粪便培养可检得变形杆菌,血清凝集抗体有助于诊断,本病需与霍乱 及副霍乱,急性细菌性痢疾 ,病毒性胃肠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急诊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奥松)肚痛泻丸 二十五味马宝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药物治疗
1.胃肠炎型
①对症治疗:该病大多为自限性,不经治疗,一两天内能自行恢复。如吐泻严重,可给予补液及解痉剂。
②抗菌药物治疗:对重症者可选用诺氟沙星0.2g/次,4次/d,或用氯霉素0.25~0.5g/次,4次/d,口服。
2.过敏型 以抗组胺疗法为主,可选用氯苯那敏4mg/次,3次/d,口服。严重者应用氢化可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3.腹痛严重者,可给予解痉止痛药治疗,如阿托品、颠茄等。
4.呕吐严重者,可给予止吐药治疗,如氯丙嗪、阿托品、灭吐灵、胃复安等。
5.腹泻严重者,给予止泻药治疗,如次碳酸铋、活性炭、鞣酸蛋白、复方樟脑酊等。
6.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服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治疗。
7.出现脱水、酸中毒者,应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8.注意防止休克、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
食物应充分加热,烹调后不宜放置过久,凉拌菜须严格卫生操作
饮食保健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鹿肉

鸡蛋

南瓜子仁

栗子(熟)

鸡肝

杏仁

花生仁(炸)

白扁豆

猪肉青菜粥

包心菜猪肉粥

猪肉丸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