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中毒

毒蕈中毒

蕈俗称蘑菇,是一类高等真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有的还能药用,但也有些蕈类含有毒素,误食即引起中毒。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不到10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2%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呼吸衰竭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急诊科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布美他尼片 十一味金色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花椒、辣椒。

病因

病因(60%):

因误食毒粉褶菌,毒红菇,虎斑蘑等引起胃肠炎型中毒,误食毒蝇伞,豹斑毒伞等引起神经精神型中毒,误食鹿花蕈等引起溶血型中毒,误食毒伞引起中毒性肝炎型。

预防

应通过科学普及教育,使群众能识别毒蕈而避免采食,一般而言,凡色彩鲜艳,有疣、斑、沟裂、生泡流浆、有蕈环、蕈托及奇形怪状的野蕈皆不能食用,但需知有部份毒蕈包括剧毒的毒伞,白毒伞等皆与可食蕈极为相似,故如无充分把握,仍以不随便采食野蕈为宜。

并发症

呼吸衰竭

毒蕈中毒的严重性取决于毒蕈的种类、毒素的性质及进食量等。儿童及老人对中毒的耐受力较低,后果也较严重。一般说来,肠胃炎型、神经精神型及溶血型中毒如能积极治疗死亡率不高。唯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死亡率可高达50%~90%。可因呼吸、循环中枢抑制或肝昏迷而死亡。

症状

乏力 肝细胞索支架塌陷 腹痛 肝窦扩张 毒物致肝损害 烦躁不安 腹泻 出血倾向

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但起病时多有吐泻症状,如不注意询问食蕈史常易被误诊为肠胃炎、菌痢或一般食物中毒等。故当遇到此类症状之病人时、尤在夏秋季节呈一户或数户同时发病时,应考虑到毒蕈中毒的可能性。如有食用野蕈史、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不难确定。

全世界已知的毒蕈约百余种,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约80余种。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也各异。按各种毒蕈中毒的主要表现,大致分为四型:

一、胃肠炎型

由误食毒粉褶菌(Rhedophyllussinatus)、毒红菇(Russla emetica)、虎斑蘑(Tricholomatigrinum)、红网牛肝菌(Boletus luridus)及墨汁鬼伞(Caprinus atramentarius)等毒蕈所引起。潜伏期约1/2~6小时。发病时表现为剧烈腹泻、腹痛等。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尚未明了,但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中毒者即可迅速康复,死亡率甚低。

二、神经精神型

由误食毒蝇伞(Amanita mus-caria)、豹斑毒伞(Amanita pantherina)等毒蕈所引起。其毒素为类似乙酰胆硷的毒蕈硷(muscarine)。潜伏期约1~6小时。发病时临床表现除肠胃炎的症状外,尚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效果甚佳。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可因此而死亡。

由误食角鳞灰伞菌(Amanita spissacea)及臭黄菇(Russula foetens)等引起者除肠胃炎症状外,可有头晕、精神错乱、昏睡等症状。即使不治疗,1~2天亦可康复。死亡率甚低。

由误食牛肝蕈(Bo1ets)引起者,除肠胃炎等症状外,多有幻觉(矮小幻视)、谵妄等症状。部份病例有迫害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经过适当治疗也可康复,死亡率亦低。

三、溶血型

因误食鹿花蕈(Gyromitra escalen-ta)等引起。其毒素为鹿花蕈素(gyromitra toxin)。潜伏期6~12小时。发病时除肠胃炎症状外,并有溶血表现。可引起贫血、肝脾肿大等体征。此型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亦常有影响,可有头痛等症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等治疗多可康复,死亡率不高。

四、中毒性肝炎型

因误食毒伞(Amanita phal-loides)、白毒伞(Amanita verna)、鳞柄毒伞(Amanitavirosa)等所引起。其所含毒素包括毒伞毒素(amatoxin)及鬼笔毒素(phallotoxin)两大类共11种。鬼笔毒素作用快,主要作用于肝脏。毒伞毒素作用较迟缓,但毒性较鬼笔毒素大20倍,能直接作用于细胞核,有可能抑制RNA聚合酶(Polymerase),并能显著减少肝糖元而导致肝细胞迅速坏死。此型中毒病情凶险,如无积极治疗死亡率甚高。

此型中毒的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

1.潜伏期:食后15~30小时,一般无任何症状。

2.肠胃炎期:可有吐泻,但多不严重,常在一天内自愈。

3.假愈期:此时病人多无症状,或仅感轻微乏力、不思饮食等。实际上肝脏损害已经开始。轻度中毒病人肝损害不严重,可由此进入恢复期。

4.内脏损害期:此期内肝、脑、心、肾等器官可有损害,但以肝脏的损害最为严重。可有黄疸、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出血倾向等表现。死亡病例的肝脏多显著缩小,切面呈槟榔状,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细胞索支架塌陷,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窦扩张,星状细胞增生或有肝细胞脂肪性变等。少数病例有心律紊乱、少尿、尿闭等表现。

5.精神症状期:部份病人呈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惊厥。可因呼吸、循环中枢抑制或肝昏迷而死亡。

6.恢复期:经过积极治疗的病例一般在2~3星期后进入恢复期,各项症状体征渐次消失而痊愈。

此外,有少数病例呈暴发型经过,潜伏期后1~2日突然死亡。可能为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等所致。

检查

1.胃肠炎型,应进行大便检查,血常规检查。

2.脏器损害型会导致肾,脑,心等实质性脏器损害,需进行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可见肝功能受损,肾功能衰竭,肾肌酐清除率下降,当肾肌酐清除率<25ml/min时,血肌酐会明显升高,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3.剩余食物或胃内容物的毒蕈类物质检查。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急性胃肠炎 ,菌痢或其他急性中毒相鉴别,关键确定进食毒蕈史,对假愈期或潜伏期要特别警觉,注意监护,切不可轻视。

细菌性食物中毒:这是由于进食含有大量致病性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后引起的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突然起病、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出现腹中绞痛、恶心呕吐、腹泻频作,多为黏液便或水样便。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表现。

 

 

治疗

就诊科室:急诊科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布美他尼片 十一味金色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1、加快毒物排出:到医院后要尽快给予洗胃,及时催吐、导泻。洗胃后成人口服活性炭50--100克,用水调服。并予甘草硫酸镁导泻。

2、对症与支持治疗:对各型中毒的肠胃炎到症状,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对有肝损害者应给予保肝支持治疗。对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应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并可试用脱水剂。

护理

当发生毒蕈中毒病例时,对同食而未发病者亦应加以观察,并作相应的排毒,解毒处理,以防其发病或减轻病情。

饮食保健

食疗:

甘草1至2两,绿豆1~4两,水煎或甘草汤内服,或带坐草2两(或带金银花藤4两),煎服,或鲜金银花或嫩叶适量,洗净嚼服。

患者饮食禁忌

(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肥腻、油煎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1.宜吃刺激造成呕吐的食物; 2.宜吃高纤维素的食物; 3.宜吃利尿性的食物。

鹿肉

栗子(熟)

葵花子仁

白果(干)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温热性的食物; 3.忌吃厚味重的食物。

啤酒

白酒

鹌鹑蛋

鸡心

1.宜吃刺激造成呕吐的食物; 2.宜吃高纤维素的食物; 3.宜吃利尿性的食物。

菠菜豆腐汤

菠菜双蛋羹

牛奶菠菜粥

拔丝冬瓜条

杂锦冬瓜粒汤

冬瓜赤豆汤

绿豆冬瓜汤

淡菜板豆腐白菜汤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