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炎
耻骨炎是发生于耻骨联合区的非化脓性病变,表现为耻骨联合和耻骨支处疼痛,以女性为多发。病情可延续数年,最终多可自愈。耻骨联合构造上的特点使其在受到暴力冲击时,常引起耻骨骨折,而不易发生耻骨联合分离。但在外力未能产生骨盆骨折的情况下,包括骶髂关节移位,则必然同时引起耻骨联合移位而易引起本病。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发病率约为0.0002%-0.0005%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骨折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产前检查科 妇科 妇产科学 妇产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年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 妇科千金片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病因
病因:
本病多与劳损有关。
发病机制:
女性可发生于妊娠期或分娩时,因骨盆韧带松弛,耻骨联合处异常活动引起,此外,耻骨联合附近的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及女性盆腔内手术等),术后患者在数天或数周后可发生疼痛,并引起耻骨炎。
预防
一般无特殊预防方法,早发现早治疗。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并发症
骨折
耻骨联合构造上的特点使其在受到暴力冲击时,常引起耻骨骨折,而不易发生耻骨联合分离。
症状
肌肉压痛 肌肉痉挛性疼痛 紧张 孕妇耻骨痛
耻骨联合处有程度不同的疼痛,并沿两侧腹直肌向外下方放射,由于大腿内侧疼痛而影响行走,以致步行缓慢,甚至出现跛行,股内收肌大多处于痉挛,紧张 状态,在肌肉起点处可有压痛,骨盆分离试验均为阳性。
检查
X线检查早期多无改变,晚期可出现骨质疏松或吸收征,耻骨联合间隙变窄,后期融合。
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体征即可诊断。
治疗
就诊科室:产前检查科 妇科 妇产科学 妇产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年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 妇科千金片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10000元)
(一)治疗
症状重者卧床休息,采用屈膝,屈髋位,内服活血化淤类药物及止痛剂,局部可冷敷,必要时局部封闭,但应注意无菌操作,以防引起感染,对个别病情较重者,可酌情行耻骨联合融合手术,术中注意保留耻骨前侧的骨皮质和韧带,并植入骨松质。
(二)预后
本病最后多可自愈。
护理
饮食保健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乌骨鸡

栗子(熟)

核桃

白果(鲜)

黄酒

白酒

咸鸭蛋

花生仁(炸)

开水白菜

白菜清汤

白菜蛋花粥

清炒油麦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