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脐疝

婴幼儿脐疝

肠管自脐环脱出称为脐疝(umbilicalhernia)。婴幼儿脐疝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病逐渐减少。大多数可在2岁内自愈。 流行病学: 脐疝(umbilicalhernia)是最常见的一种脐部疾病。婴儿发病率较高尤以早产儿低体重儿好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21%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肠梗阻  腹膜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新生儿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手术疗法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4-21天

治愈率:7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5000元)

温馨提示

加强对婴儿的必要照料,减少婴儿的哭闹。

病因

腹腔内压力增高(35%):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形成脐疝发生的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

解剖因素(42%):

婴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营养不良儿及大脑性痴呆症患儿,脐周围的组织发育欠佳或较松弛脐环较大脐环的收缩及闭合较迟缓,是这类小儿好发脐疝的解剖因素。

预防

防止腹压增高,是预防脐疝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如加强对婴儿的必要照料,减少婴儿的哭闹;定时,定量供给饮水,果汁或菜汁,促进排便通畅;酌情加减衣被,防止呼吸道感染等。

并发症

肠梗阻 腹膜炎

1.疝容物粘连:粘连时可引起脐部疼痛,尤其是大网膜在疝囊内粘连时,疼痛更明显,有时可引起腹胀 ,呕吐等症状。

2.脐疝嵌顿:脐疝的内容物多为小肠,大网膜等,很少发生嵌顿,一旦脐疝嵌顿,则各种症状加剧。

3.脐疝穿破:脐疝疝囊及被盖较薄,遇有外力时,易发生穿破。

症状

脐湿 腹胀 咳嗽 颜面的火焰状母斑

多发生在脐带脱落后的数天和数周的婴儿,此时脐带的切断处已有上皮形成,因此,疝的表面有皮肤覆盖,主要表现在脐部有肿物突出,哭闹时肿物增大,皮肤紧张 很薄呈微青色,安静平卧或睡眠时肿物缩小消失,脐部留有松弛的皱褶,用手指将疝内容还纳后,往往可以听到气过水音,并且可以触到组织坚硬的脐环,以手指深入脐孔内,可估计到脐环的直径,当小儿咳嗽 ,哭闹,用力时手指可有冲击感。

检查

1. 脐部可复性肿块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尤其在婴儿啼哭时更为明显,一般无其他症状。在出生后不久即可见到脐部有鼓起的圆形小肿块,小的像樱桃,大的像核桃,安静或躺着时小肿块可鼓得大而紧张。若用手轻轻压回去,同时还可听到“咕嘟”一声,感到有一股气从小肿块里挤回肚子里去。由于婴儿腹壁及疝环均较柔软,嵌顿甚为罕见。

2.一般只需要做腹部X线片,了解有无肠梗阻征象。

 

诊断鉴别

诊断

脐部有可复性肿物,哭闹时胀满,安静时消失,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一般疝气指的是鼠蹊部的疝气,主要是指鼠蹊部满管附近某处的肌肉较为虚弱,使得附近的小肠受到腹腔压力影响,被挤入鼠蹊管内。若发生在男宝宝身上,甚至会跑到阴囊内,使得患侧鼠蹊部和阴囊在外观上显得特别肿大。

1.相异处

鼠蹊部疝气比脐疝气更常有腹痛、呕吐等肠胃肠塞的现象。

2.相同处

需要紧急手术的时机,都是当小肠发生绞结或塞的时候,此时常有局部触痛、肿胀和颜色异常的情形发生。

治疗

就诊科室:新生儿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手术疗法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4-21天

治愈率:7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5000元)

(一)治疗

正常情况下生后18个月内,脐环可以继续缩窄,因此,婴幼儿脐疝有自愈的可能,不需要任何治疗绝大多数在2岁内自愈。有人统计随着年龄增长,腹肌亦越来越发达,脐环也逐渐变小而闭合,据统计生后6个月内有90%,一年以内有95%闭合而自愈。

1.非手术疗法

一般无需任何处理。对个别爱哭闹,屡发嵌顿者可试用。

(1)压迫法:用适当长度的9~10cm宽的松紧带,缝制成圆圈状;令婴儿平卧,还纳脐疝;将棉球(同疝大小)或半个乒乓球的凸面对准脐疝部,以松紧圈固定之即可。

(2)胶布粘贴法:可将稍大于脐环的硬币、扣子或圆木片用纱布包好,压在脐环上,然后用宽胶布固定。胶布宽5cm,胶布经过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以免损伤皮肤,操作时先将疝内容物还纳回腹腔,使疝囊呈空虚状态,避免疝内容物膨出,便于脐孔的闭合。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个月,应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每次粘贴时要使脐孔缩小,使之逐渐愈合。

2.手术疗法

婴幼儿正常发育时,脐疝能很快消失,仅有个别病例需手术治疗,因此不应急于手术。

(1)适应证: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手术:①疝较大脐孔直径在2cm以上;②经1年的保守治疗没有治愈,年龄在2岁以上;③已经嵌顿,内脏与疝囊有粘连;④脐部疼痛,推测有大网膜粘连者。

(2)手术方法:围绕脐疝之下方作半圆形皮肤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后游离疝囊,将疝囊从脐部皮肤下面切除后,缝合腹膜,然后将二侧腹直肌筋膜缘用粗的丝线在正中线上缝合,逐层缝合皮肤。创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后用宽粘膏固定,以消除腹壁的张力。

(3)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皮下血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形成多因剥离疝囊后创面局部渗血,形成血肿并逐渐扩展到腹前壁。治疗不当可导致感染形成脓肿。避免的办法是仔细彻底止血;术毕应在脐窝处放置与脐窝同样大的棉纱球加压包扎。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肿可剪开部分缝线去除积血及凝块,加压包扎,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二)预后

脐疝经手术修补后效果良好,而且可以保留良好的脐外观,很少有复发。

护理

注意加强营养,合理的喂养,婴儿期尽可能采取母乳喂养,要加强母亲的营养的供应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保持,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孩子,及早、正确地选择适用的配方粉进行正规的配方粉喂养。孩子稍大,需要注意及时的添加辅食,以免导致孩子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类缺乏。

饮食保健

饮食要注意清淡。手术后前几天根据个人状况调节饮食,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有利伤口的恢复。补充多种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多吃各种瘦肉、牛奶、蛋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定时、定量供给饮水、果汁或菜汁促进排便通畅。

1宜吃促进胃肠蠕动的食物; 2宜吃帮助消化的食物; 3宜吃调节肠道菌群的食物。

鸡蛋

鸭肝

腰果

南瓜子仁

1忌吃难消化的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大蒜、生姜; 3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

啤酒

白酒

杏仁

绿豆

1宜吃促进胃肠蠕动的食物; 2宜吃帮助消化的食物; 3宜吃调节肠道菌群的食物。

番茄鸡蛋煎饼

芹菜炒鸡蛋

绿豆南瓜汤

南瓜大麦粥

清汤冬瓜燕

冬瓜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