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中毒
硼酸(boric acid)或硼砂(borax)(硼酸钠)能从胃肠道,浆膜腔及有损伤的皮肤迅速吸收,故可因内服或局部应用而发生中毒。小儿中毒常见原因如下:应用含有硼酸的爽身粉,硼酸粉或硼酸软膏等涂布大面积创伤、湿疹及尿布疹,乳母多次应用硼酸溶液洗擦乳头而被婴儿吮吸,幼儿误饮硼酸水止渴或误食多量杀蟑螂丸(含30%硼酸);应用硼酸溶液误作生理盐水注射等。小儿口服硼酸致死量一般为5~6g,曾有婴儿因内服硼酸1g致死。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2%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恶心和呕吐 腹泻 低血压 休克 头痛 口角炎 贫血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急诊科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周
治愈率:95%
常用药品: 布美他尼片 十一味金色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温馨提示
注意生活习惯,保护个人卫生。
病因
过硼酸钠较具碱性,在肠道中与酸作用,可分解为硼酸盐(如NaBO2),硼酸与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至于硼酸盐对人体的毒性并不高,但在大量暴露时,可对人体延髓areapostrema造成刺激,而引起自发性呕吐,另外,硼酸盐在单次大量或重覆暴露时,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与肾臟产生毒性,并可能引起维他命B2(riboflavin)缺乏。
预防
因硼酸盐会使维他命B2缺乏,且维他命B2可与硼酸盐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减少其细胞毒性,并协助排除,因此在治疗方面,应静脉或肌肉注射补充维他命B21mg/Kg,至于皮肤,眼睛或吸入暴露的处理,因硼酸盐刺激性很低,通常仅以水冲洗乾净或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即可,但对于皮肤多次或大量暴露者,仍应小心产生全身性中毒的可能。
并发症
恶心和呕吐 腹泻 低血压 休克 头痛 口角炎 贫血
在肠胃道可能有黏膜变红,呕吐,腹泻 ,呕吐物及粪便呈蓝绿色或肠胃道出血等症状,并可因脱水 导致低血压 ,心律不整,发绀及休克 ;肾臟方面则可产生寡尿或无尿,近端肾小管坏死,肾臟衰竭,代谢性酸血症等,至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头痛 ,步态不稳,感觉异常,躁动不安,虚弱,体温异常,手抖,抽搐,甚至于死亡,皮肤可产生手掌,脚掌及臀部产生脱皮及红疹现象,就有如熟的龙虾一般(boiledlobstersyndrome);并可在口腔及肛门周围,或其他黏膜也引起类似的脱皮症状,及全身性的红疹,此种皮肤的症状为全身性症状,因此并非仅有皮肤暴露才会产生,如维他命B2缺乏,则可导致喉痛,咽部红肿,口角炎 ,舌炎,脂漏性皮肤炎或贫血 等病症。
症状
头晕 脱皮 腹泻 恶心 剥脱性皮炎 充血 角弓反张 昏迷 谵妄 视力障碍
硼酸中毒的症状:开始为头痛 ,头晕 ,恶心 ,呕吐,腹部绞痛,腹泻 ,呕吐物及粪便常带血液,或呈蓝绿色;随即出现大片红色皮疹,1~2日后脱皮 ,偶发生剥脱性皮炎 ,粘膜也可有充血 和剥脱现象;皮疹可以波及咽部及鼓膜,部分病人出现肝脂肪变 性,黄疸 以及肾脏损害,重症病儿常有感觉异常,视力障碍 ,共济失调 ,震颤 ,精神错乱,惊厥 ,谵妄 ,角弓反张 ,青紫和昏迷 ,体温,血压下降 ,病儿可于24小时至数日内因休克 ,尿毒症等而死亡,有些中毒婴儿在昏迷之前,仅有发热或体温下降的征象。
检查
对于硼酸或硼酸盐中毒的病患,应监测电解质,肾臟功能,动脉血液气体分析及心电图等,另外可以测定血中硼酸盐的浓度,有助于临床上的诊断。
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与非有机磷与有机磷中毒 所造成的神志,呼吸,循环障碍的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急诊科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周
治愈率:95%
常用药品: 布美他尼片 十一味金色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当皮肤出现大面积损害时应避免接触硼酸,一旦皮肤、眼睛等暴露部位接触硼酸应及时以水冲洗。
1.催吐、洗胃、导泻:口服硼酸中毒时,立即催吐并选用2%~5%碳酸氢钠溶液(硼砂中毒勿用)、生理盐水或微温清水等洗胃。洗胃后灌入硫酸钠导泻,其他部位沾染的硼酸亦需用生理盐水、清水或肥皂水等洗净。
2.输液: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和血浆对治疗休克及加速毒物排泄均有助益。亦可静滴生理盐水。如有酸中毒,应用适量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后,持续静脉滴注5%~10%葡萄糖和含钠溶液,维持尿呈碱性,以利硼酸排出。严重病人可考虑换血、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疗法。
3.由于大面积皮肤损伤吸收大量硼酸引起中毒时,应及时用大量温肥皂水冲洗皮肤染毒处。
4.对惊厥除应用镇静剂外,并可酌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加入葡萄糖液20~40ml内缓慢静注。
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休息,合理饮食。
饮食保健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注意生活习惯,保护个人卫生。

鹿肉

鸡心

栗子(熟)

葵花子仁

啤酒

白酒

南瓜子仁

白果(鲜)

白木耳炒豆腐

木耳炒豆腐皮

木耳红枣汤

木耳红枣粥

木耳黄瓜

鸡火西瓜盅

西瓜番茄汁

西瓜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