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脂肪疝
腰骶部脂肪疝多见于中年以后肥胖的妇女,绝大部分有生产史,另有部分患者可合并有下肢静脉曲张、子宫脱垂,股疝等疾病。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下肢静脉曲张 子宫脱垂 股疝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普外科 外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21天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十香暖脐膏 小儿暖脐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早发现,早治疗。
病因
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骶髂关节后方及两侧的深筋膜有许多神经末梢支伴有血管穿出的孔道,其深部的脂肪可经此疝出,疝颈处由于卡压,缺血而发生局部炎性反应,并产生疼痛。
预防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骶髂关节后方及两侧的深筋膜有许多神经末梢支伴有血管穿出的孔道,其深部的脂肪可经此疝出,疝颈处由于卡压、缺血而发生局部炎性反应,并产生疼痛。预防避免长期站立,是减轻症状的有效方法,此外,足跟负重前移的方法,如穿高跟鞋也可使疼痛部分缓解。
并发症
下肢静脉曲张 子宫脱垂 股疝
有部分患者可合并有下肢静脉曲张、子宫脱垂、股疝等疾病。
症状
腰骶部酸痛 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 胀痛
主要以患侧腰骶部疼痛为特点,多为胀痛 ,酸痛和隐痛,一般不严重,但影响步行;因骶髂关节后方有腰骶神经后支及臀上神经皮支,受刺激时可有大腿后方的感应痛,但不超过腘部,在骶髂部皮下扪诊可触到圆形肿物,多数为0.5~1.5cm大小,数量一个或几个,略有弹性,呈弹力性硬感,用力按压局部可引起疼痛及感应痛,局部封闭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检查
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
诊断鉴别
诊断
依据病史,主诉及体检,一般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
查体应仔细,尤其对肥胖体型患者,触诊多不清楚,应仔细触诊,并注意鉴别有无腰部其他疾病存在,硬结基底部封闭可使腰痛症状缓解,对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治疗
就诊科室:普外科 外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21天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十香暖脐膏 小儿暖脐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0000元)
(一)治疗
以消除及缓解腰腿痛症状为主。对病程短状较轻、肿物较小的患者先行局部封闭等保守治疗大多有效,甚至可使症状完全消失。但对保守治疗失败者,或症状较重、反复发作或肿块数量多且体积较大者,可手术治疗。局部麻醉下、小切口,先将疝环切开,松解卡压的神经、血管,将穿出的神经皮支及血管束切断,并于切口两侧对浅筋膜和深筋膜间隙加以游离,如此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二)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护理
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鸭蛋

鸡蛋

鸽蛋

鸡肉

干腌菜

咸鸭蛋

赤小豆

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