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痹

风痹

中医学指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称“行痹”或“周痹”俗称“走注”,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肢体酸痛,痛而游走无定处。病因风寒湿三邪中以风邪偏胜,而风邪易于游走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晋书·宣帝》“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灵枢经·寿夭刚柔》:“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病,阴阳俱病,命曰风痹病。”《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续之 素患风痹,不复堪讲,乃移病 钟山 。” 宋 苏辙 《记病》诗:“侵寻作风痹,两足几蹒跚。” 《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清 赵翼 《将至台庄忽两臂顿患风痹》诗:“陆程正拟上征鞍,忽中风痹两手挛。”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肿胀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脊柱外科 骨科 骨外科 骨关节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95%以上

常用药品: 硫酸氨基葡萄糖片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病因

风邪侵袭(90%):

风寒湿叁邪中以风邪偏胜,而风邪易于游走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风邪侵袭肢体、经络而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 盖痹者, 闭也。 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

其他因素(10%):

如痹论曰:风气胜者为行痹。 盖风者善行数变,故其为痹, 则走注历节, 无有定所, 是为行痹,此阳邪也。 曰:寒气胜者为痛痹。 以血气受寒则凝而留聚,,聚则为痛, 是为痛痹,此阴邪也。 曰:湿气胜者为着痹。 以血气受湿则濡滞,濡滞则肢体沉重而疼痛顽木,留着不移,是为着痹,亦阴邪也。 凡此三者,即痹之大则也。 此外如五脏六腑之痹, 则虽以饮食居处皆能致之, 然必重感于邪而内连脏气,则合而为痹矣。 若欲辨其轻重,则在皮肤者轻,在筋骨者甚,在脏腑者更甚。若欲辨其寒热,则多热者方是阳证无熬者便是阴证。然痹本阴邪,故惟寒者多而热者少,此则不可不察。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并发症

肿胀

在反复发作期间,部分患者可见到瘾疹,渐进型多发生于关节的隆突部位,大如麻豆,坚硬,不易消散,无触痛;不规则的发作型多发于四肢内侧的躯干部,为淡红色不规则环状圈,时隐时现,病久则可见骨节僵硬变形、疼痛、肌肉萎缩或筋脉拘急牵引等症状。

症状

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

临床表现肢体酸痛,痛而游走无定处。

检查

风痹指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主要住一些常规的检查,例如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

诊断鉴别

可以与关节炎相互鉴别,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

就诊科室:脊柱外科 骨科 骨外科 骨关节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95%以上

常用药品: 硫酸氨基葡萄糖片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1、风痹冷痛。用麻黄(去根)五两、桂心二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热酒调下,汗出见效。注意避风。

2、治风痹厥痛。和莨菪叁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汤送下。  

3、风痹筋急。用白蔹二分、熟附子一分,共研为末。每服一小撮,酒送下。一天服二次。以身中暖和为度。忌食猪肉、冷水。  

4、菖蒲酒:治风痹,通血脉,疗骨痿。  

5、手足风痹。用黄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个、或小者叁、四个,烧成灰,加独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一起捣烂敷痛。忌生冷劳腥。  

护理

(1) 坚持对脾胃功能的调养,保证适宜的饮食,培补正气,使气血行以荣养,以利肌肉、筋骨的康复。

(2) 注意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保持体内各脏器的正常功能,是减少痿证发病的关键。

(3) 保持愉快的心情,坚持合理的锻炼,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饮食保健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1、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 2、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3、多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鸭蛋

鸡蛋

鸡肉

芝麻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油腻、煎炸类食物; 3、忌过咸、生冷饮食; 4、忌吸烟酗酒。

咸鸭蛋

油豆腐

羊油

咸鱼

1、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 2、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3、多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