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窠疮

脓窠疮

脓窠疮是一种皮损部位较深在的化脓性皮肤病,愈合较慢,愈后留有瘢痕。本病西医称之为深脓疱疮。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5%

易感人群: 多见于儿童

传染方式:接触传染

并发症:小儿发烧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月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罗红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3000元)

温馨提示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病因

脓窠疱多因素体气虚,脾虚不运,则湿浊内停,兼之湿热邪毒外袭所致。也有因蚊虫、跳蚤叮咬,或患其他瘙痒性皮肤病,搔抓损破染毒所致。

预防

1、讲究个人卫生,经常洗澡更衣,被褥勤洗勤换。

2、慎食肥肉、鱼虾、海味等“发物”。

3、饮食保健:选择一些合适食物,例如:黄蝖、箭虾等,均能清热利湿解毒。

并发症

小儿发烧

发热、口渴、疲乏不适等全身症状,附近淋巴结肿。

症状

化脓结痂 红晕 疲乏 脓疱 大腿内侧红斑

多见于儿童。

皮疹好发于小腿,其次为大腿、臀部和腰部。 皮疹初起为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水疱,迅即变为脓疱 。疱壁较厚,不易溃破,脓疱周围绕以红晕 。皮损继续向外围及深处发展,数日后结成暗褐色厚痂。痂皮脱落后,形成典型的1~2厘米直径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脓性火山口状溃疡 ,绕以红色硬实边缘。一般经2~4周愈合,留有瘢痕。往往反复化脓结痂 ,有的可形成蛎壳样厚痂。皮疹数目不等,常为数个至数十个。

自觉灼热疼痛,也可有痒感。

一般无全身症状,较重者可伴有发热、口渴、疲乏 不适等全身症状。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病程常可持续数周以上,积极治疗可缩短病程。

检查

 脓窠疮检查项目:

皮疹、 皮损 、尿常规、 血常规、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皮肤真菌镜检。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丘疹性荨麻疹 :在风团样红斑 上出现丘疹或水疱,好发四肢、躯干,成批出现,反复发生,瘙痒症 状突出。  

2、水痘 :发疹时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 在1~2天内散发全身,主要为绿豆至黄豆大小水疱,同时见红斑、丘疹、水疱、结痂各时期的皮疹,口腔粘膜常受累。  

3、湿疹 :皮损 为多形性,瘙痒较明显,易反复发作。

治疗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月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罗红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3000元)

脓窠疮的辨证论治(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湿热型  

【证见】

皮疹为脓疱、脓痂及脓性溃疡,自觉灼热疼痛,可伴有发热,疲乏不适,口干渴等,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  

1、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合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

处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龙胆草、栀子、木通、黄芩、野菊花各9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若素体气虚者或日久脾虚气弱者,酌加党参(或太子参)、生黄芪各15~18克、白术、茯苓各9克,并适当减少苦寒之品。  

2、中成药  

(1)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  

(2)双黄连注射液,每次2.4~3.0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3)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说明:如患儿年龄较小,上述各方药的剂量宜酌情减少。

 

护理

1、 修平指甲,告知搔抓的危害,若病人年幼,则嘱其家人守护,或将手指用纱布稍作包扎,避免抓破皮肤。脓疱完整时可遵嘱外用炉甘石洗剂。 遵医嘱内服抗组胺药。 穿宽松棉质内衣,防止衣物磨擦。衣着不宜过厚、过暖,以免皮肤温度增高加重痒感。

2、保持局部清洁,保护创面,避免搔抓和用毛巾磨擦,以免扩散。病人用过的衣被用具等及时清洁消毒(1:20084消毒液浸泡1小时),敷料焚毁,并对居住环境用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 与其他病人应隔离开,以防接触传染。指导病人患病期间不进公共浴室洗澡。

3、协助医生处理创面,预防继发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毒素排泄。 遵医嘱做脓液培养及药敏,选择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观察体温变化,每天测体温3次;如有发热,每天测4-6次。 遵医嘱抽血查白细胞。

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鸭蛋

鸡蛋

鸡肉

腰果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松子仁

小龙虾

虾皮

田螺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鲜柠檬汁

草莓柠檬汁

金橘柠檬汁

荔枝汁

荔枝山药粥

荔枝花

冰糖荔枝

牛奶麦片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