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
鼻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的炎症即为鼻咽炎,分为急性鼻咽炎和慢性鼻咽炎。鼻咽炎病人鼻咽干燥不适,有黏稠分泌物不易咳出,故咳嗽频繁,常伴有恶心,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头痛、头晕、乏力、消化不良、低热等局部或全身症状。鼻咽部检查见黏膜慢性充血、增生、肥厚,覆以分泌物或干痂。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1%-0.018%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鼻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内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1-2周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感冒清热颗粒 小儿咽扁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温馨提示
积极彻底治疗急性鼻炎,可起到预防本病的发生。
病因
1、病毒感染
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见,鼻病毒及流感病毒次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染。
2、细菌感染
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多见,其中以A组乙型链球菌感染着最为严重,可导致远处器官的化脓性病变。
3、环境刺激
如高温、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均可引起本病。
预防
1、预防鼻咽炎,要注意保暖,尤其鼻炎患者,不论冬季还是夏季,如果处于低温环境(夏季室内空调环境),都要注意保暖。
2、患有鼻咽炎,会伴有鼻咽干燥、刺痛、发热等症状。想预防鼻咽炎,平时要注意多饮水、充分休息、保证周围空气清新、避开辛辣刺激食物等。
3、增强人体免疫力,可通过游泳、跑步等规则性运动,增强体质,从而有助于预防鼻咽炎。
4、多吃新的鲜蔬菜、水果,但要注意不可冷食,尤其夏季禁忌喝冰镇饮料等冰凉食物。
5、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鲜鱼、大豆等等。
6、避开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嗜好,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周围环境的清洁工作。
7、如果发现高热、咳嗽、胸闷、恶心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治,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并发症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鼻炎
并发症:可引起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炎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急性脓毒性咽炎可能并发急性肾炎、风湿热及败血症等。
症状
咽痛 打喷嚏 咽部有异物感 咳嗽 感染性鼻炎 鼻子上火
1、局部临床表现
鼻咽干燥不适,有黏稠样分泌物不易咳出,故病人咳嗽频繁常伴有恶心。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头痛、头晕、乏力、消化不良、低热等全身或局部症状。鼻咽部检查见黏膜慢性充血,增生肥厚,覆以分泌物或干痂。
2、全身临床症状
鼻咽炎是鼻咽腔受到病毒、细菌的侵扰后引发的炎症。通过检查可发现鼻咽部黏膜水肿、肥大、增生,并伴有分泌物。患者常感到鼻塞、打喷嚏、流清(脓)鼻涕、鼻咽部发痒、干咳痛有异物感、呼吸困难、头昏头痛、乏力、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全身性临床症状。
检查
1.直肠指诊:
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较大内痔可在齿状线上方摸到纵形皱折和隆起的痔结节,血栓外痔在痔体中心可触及卵圆的血栓,质硬,可活动,有压痛,此外通过直肠指诊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2.肛门镜检查:
先观察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状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原发内痔一般有右前,右后与左中,继发内痔的位置常有变异,以往认为原发性内痔好发于右前,右后,左中与直肠上动脉主要分支,与直肠右前,右后和左中部有关,现代研究认为主要是肛垫呈“Y”字型裂沟分为3块,位于右前,右后和左外的原因。
3.吸引器检查:
对中,晚期有痔脱出史者,可用吸引器将痔体吸引于肛门外观察,也可嘱病人排便后不要复位进行观察。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本病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1)流行病学:流感为广泛性流行疾病,以冬春季节为主,急性鼻咽炎为全年发生,以秋、冬、春季节多见。
(2)临床表现:流感的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为高热,39~40℃,持续3~5天,头痛、全身疼痛常见且严重,疲乏虚弱早期出现,可持续2~3周,可以伴有鼻塞、喷嚏、咽痛,胸部不适及咳嗽常见,且程度较重,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可危及生命。气管炎和软腭黏膜颗粒性变化是流感的典型卡他症状。急性鼻咽炎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咽痛、全身症状较轻,头痛、全身疼痛及疲乏虚弱少且轻微,发热少,部分可有轻到中度胸部不适及咳嗽,并发症少见。
2.鼻腔疾病
(1)过敏性鼻炎:有过敏史,呈季节性(花粉症)或常年打喷嚏,鼻溢,鼻充血伴瘙痒感。症状特征和鼻分泌物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有助于本病诊断。
(2)血管舒缩性鼻炎:无过敏史,以鼻黏膜间歇性血管充盈、打喷嚏和流清涕为特点,干燥空气能使症状加重。根据病史以及无脓涕和痂皮等可与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相鉴别。
(3)萎缩性鼻炎:鼻腔异常通畅,黏膜固有层变薄且血管减少,嗅觉减退并有痂皮形成及臭味,容易鉴别。
(4)鼻中隔偏曲、鼻息肉 鼻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3.某些急性传染病
如麻疹、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伤寒、斑疹伤寒和HIV感染前驱期的上呼吸道炎鉴别,根据症状病史、动态观察和相关实验室检查,鉴别不难。
治疗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内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1-2周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感冒清热颗粒 小儿咽扁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1、局部治疗:治疗无全身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可局部应用复方硼砂溶液含漱,各种含片及中成药可酌情选用,针对病因可应用抗病毒药。
2、全身治疗:全身症状较重伴有高热者除上述治疗外,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及进食流食,抗病毒药可经静脉途径给药,同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护理
1、治瘘疮不合。先以温热的淘米水洗净患处,再用葵叶微火烘暖贴上,贴过二、三百叶,把脓引尽,即可合口生肉。忌鱼、蒜、房事。
2、一切瘘疮的治疗便方。用霜后收采和晒干的苦瓠花研为末,敷患处。
3、瘰疬瘘疮。用雄鸡屎烧灰。调猪油涂搽。
4、鼠屎:煮服,治方伤寒劳复发热,男子阴易腹痛,通女子月经,不死脂;研末服,治吹奶、乳痈,解马肝毒,涂鼠瘘疮;烧存性,敷折伤、疔肿诸疮猫犬伤。
5、鳔。释名 鳔:甘、平、无毒。主治:止伤血出不止;烧灰,豕阴疮、瘘疮、月蚀疮。
6、鳄鱼。释名 土龙。气味 (鳄鱼甲)酸、微温,有毒。主治:心腹症瘕、瘰疬瘘疮、崩中带下等。
7、蜣螂转丸。释名 蜣螂,俗称推屎虫。蜣螂转丸,亦名土硝。气味 咸苦、大寒、无毒。主治:伤寒时气、黄疸烦热、吐泻、项瘿(甲状腺肿)以及一切瘘疮等。
饮食保健
1、戒烟酒,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粉尘长期刺激。
2、应尽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场所,并注意戴口罩。
3、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每遇感冒鼻塞加重,不可用力抠鼻,以免引起鼻腔感染。
4、应注意锻炼身体,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5、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