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呕血

反复呕血

呕血(hematemesis)是指患者呕吐血液,由于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胆道)急性出血所致。但也可见于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确定呕血之前,必须排除口腔、鼻、咽喉等部位的出血以及咯血。

病因

西医:

1.消化系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最严重。食管异物(如鱼骨)刺穿主动脉可引起致命的出血。

(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出血常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重,应激性溃疡、胃癌与胃动脉硬化的出血也较严重。

(3)肝胆道疾病 :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

(4)胰腺疾病 :胰腺癌。

2.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何杰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3.急性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病、出血性麻疹、暴发型肝炎等。

4.其他原因 :尿毒症、结节性多动脉炎、血管瘤、抗凝剂治疗过量等。

呕血的病因虽多,但主要的三大病因是:

①消化性溃疡;

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③急性胃粘膜出血。

中医:

胃热壅盛:呕血鲜红或紫暗,突然发作,多混有食物残渣,发作前多伴有烦热口渴,胃脘灼痛,吞酸嘈杂,口渴喜冷饮,或于酒食后诱发,大便秘结或解而不畅,色黑如漆,小便色赤,唇红口臭,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肝火犯胃:呕吐血鲜红或紫暗,多混有食物残渣,胸胁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口苦,心烦易怒,少寐多梦,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心脾两虚:呕血色淡而不鲜,缠绵不止,胃脘隐痛喜按,心悸气短,面色恍白,神疲无力,纳呆,腹胀,便溏,苔白润,脉细弱。

胃阴虚:呕血反复不止,色红量少,胃脘隐痛,不思饮食,咽干口燥,低热不退,五心烦热,少寐多梦,乏力消瘦,舌鲜红,少苔,脉细数。

胃脘血瘀:呕血其色紫黑有瘀块,伴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拒按,面色黯黑,口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舌有紫斑,脉弦数。

预防

护理措施:

1、安静卧床,保温、防止着凉或过热,一般不用热水袋保温过热可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呕血时应立即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呛入气管而造成窒息。

2、给予精神安慰,解除病人恐惧心理。

3、立即建立一条静脉通路,同时争取时间尽快用9号针头进行输液。开始输液宜快,一般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加乳酸钠,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同时做好血交错试验,准备输血,输血量及速度,可依据出血的程度而定。如进行加压输血时,护士应密切守护,严防输血终了,空气随之进入血管造成栓塞。

4、止血措施:

(1)按医嘱给止血药,如6一氨基乙酸加入10%Glucose中经静脉滴入等。

(2)食脉曲张破裂出血,用垂体后叶素时,稀释后应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出现副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及孕妇忌用)。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时,其护理参见三腔管的应用。

(3)冰盐水洗胃法:用特制有两个口的胃管插入胃内(无特制管可用普通胃管,肝硬化病人用三腔管即可)。用50ml注射器向胃管内缓慢注入0-4℃生理盐水,而从另一开口吸引,反复进行持续灌洗,用水量根据病情而定,一般用水量为10,000ml左右,30分钟使胃内温度下降,起到止血作用。

(4)在500ml生理盐水中,加去甲肾上腺素10-20mg,经胃管缓慢滴入,如能口服者,可每2h口服50ml,以降低门静脉压,从而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产生止血效果,但对有动脉硬化者应慎用。

(5)如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纤维胃镜检查者,应做好术前准备。

5、饮食护理,在呕血、恶心、呕吐和休克的情况下应禁食。待上述症状缓解后,溃疡病病人应给牛奶、蛋糕或豆浆等富于蛋白质的流质饮食,以后再改变饮食种类和增加食量,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的饮食,应根据其肝功障碍程度予以调节,下三腔管的病人,出血停止24h后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应给予无蛋白质饮食,有腹水者,应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6、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因出血病人口腔有腥臭味,应每日三次清洗口腔。浮肿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

7、严密观察病情:

(1)注意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如发热者,可给物理降温,记录24h出入水量,尿比重。

(2)注意呕吐物及粪便的性状,量及颜色,呕血及便血的颜色,取绝于出血量的多少及血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如出血量多,停留的时问短,颜色新鲜或有血块,出血量少,停留时间长则颜色比较暗或黑色,伴有呕吐者,一般比单纯黑便者出血量大,当病人出现口渴、烦躁,出冷汗、黑朦、晕厥等症状时,应考虑有新鲜出血。

(3)如有了血性休克,可按休克病人常规护理。如出现意识朦胧或烦躁不安时,应置床档,防止坠床。

(4)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血液中蛋白的分解产物在肠内吸收,易引起氮质血症。因此肝硬化病人应按医嘱认真做好灌肠内积血,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5)门V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应密切观察昏迷的前驱症状,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出现肝昏迷,按昏迷病人常规护理。

相关疾病

  • 名称
  • 典型症状
  • 就诊科室
  • 食管贲门...
  • 反复呕血 恶心与呕吐 黑便
  • 内科 消化内科
  • 食管贲门...
  • 反复呕血
  • 内科 消化内科
  • 小儿消化道出血
  • 乏力 面色苍白 心排血量减少
  • 儿科 小儿内科
  • 十二指肠...
  • 反复呕血 局部静脉压痛 便血
  • 内科 消化内科
  • 门静脉海绵样变
  • 反复呕血 腹水 黄疸
  • 内科 消化内科
  • 急性糜烂性胃炎
  • 剧痛 恶心 上消化道出血
  • 内科 消化内科
  • 鄂木斯克出血热
  • 面颊及上胸部充血 反复呕血 腹泻
  • 传染科
  • 溶血尿毒综合征
  • 黑便 无尿 少尿
  • 内科 肾内科
  • 胃窦血管扩张症
  • 反复呕血 黑便 缺铁性贫血
  • 内科 消化内科
  • 食管平滑肌瘤
  • 嗳气 反复呕血 反胃
  • 肿瘤科 肿瘤外科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一般性检查。全身性出、凝血疾病时,出凝血相检查有异常改变,如DIC或维生素K缺乏症等先天性同种免疫性或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各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出、凝血相异常。

2.粪便检查发现红细胞,潜血试验强阳性急性胃肠炎患儿可有黏液血便,鲜血便等。

3.Apt试验以鉴别血液为母血还是新生儿自身的血。取婴儿呕吐物或粪便中血性物,加5倍水搅匀以2000转/min速率离心2min,取粉红色上清液(5份)于试管内,加1%氢氧化钠(1份),2min后观察结果若试液由粉红色转变成黄棕色,示为成人型血红蛋白(HbA)说明血液为母血,如仍为粉红色则血液来自新生儿,新生儿咽入自己鼻咽腔或气道中的血液主要为胎儿型血红蛋白(HbF)。

其它辅助检查:

1.内镜

(1)纤维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检查:它优于X线钡剂造影,确诊率达75%~90%,而后者仅为50%能确定Treitz韧带以上或以下部位出血;能看到出血来源(阳性率为77%)及具体出血情况;能在直视下进行活检和止血;并能观察到X线检查不易发现的浅表、微小病变;在急性出血时亦可进行检查。小儿用GIF-P2或GIF-P3型镜在全麻或局麻加安定及阿托品下进行,镜检前必须纠正凝血障碍和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纤维直肠镜、结肠镜检查:首先进行直肠镜检查做结肠镜检查前一般先做钡灌肠检查此与上消化道镜检查有所不同。用PCF(Olympus)或FC-34MA型内镜,小婴儿也可用小口径胃镜替代。

2.X线检查

(1)腹部平片:采取仰卧、直立或侧卧位腹部平片,可排除肠梗阻和肠穿孔对新生儿小肠扭转坏死性肠炎及胎粪性腹膜炎尤为重要。

(2)钡剂造影:稀钡餐在非急性出血期造影是有一定价值的,常常加甲基纤维素作双层对比。也可在十二指肠插管后注入钡剂作小肠造影检查(加或不加甲基纤维素)。钡灌肠常有助于肠套叠之诊断。

3.核素扫描是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检查方法利用99mTc-硫胶或其他锝酸盐标记的红细胞扫描,对亚急性或间歇性出血者最有价值。假阳性达15%,而假阴性达25%。

4.血管造影术用于1.5~2.0ml/min以上的出血病例检查对出血量大不能手术的病例,可试用栓塞法止血。但因有上述一系列更先进无损伤的检查方法,故目前此方法已很少用。

鉴别诊断

1.排除假性呕血和(或)便血:包括咽入母体的血液和新生儿自身胃肠道外的血液Apt试验有助于此鉴别诊断。

2.排除全身性出凝血障碍疾病在输血(或血浆)、注射维生素K等抗凝剂前检查出、凝血相至关重要,最主要是能对新生儿出血症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排除感染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呼吸窘迫和心力衰竭等疾病。

呕血与咯血的区别:

(1)病史:呕血患者多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或肝硬变等病史,而咯血患者一般有结核,支气管扩张或心肺疾病等。

(2)出血方式:呕血多随呕吐引起,咯血一般是咳嗽后吐出。

(3)血液颜色:呕血的颜色呈紫红或咖啡色,无泡沫,咯血的则为鲜红,有泡沫。

(4)内容物:呕血的食物残渣及胃液,咯血的混有痰液。

(5)出血前症状:呕血前常先发生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咯血前常有喉痒、咳嗽、胸闷。

(6)血液反应:呕血的血液呈酸性;咯血的血液呈弱碱性。

(7)大便检查:呕血患者常拉柏油(黑色)样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咯血患者大便隐血试验常阴性,除非吞下血液外,一般粪便正常。

食疗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

薏米

益吃理由: 薏米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秋季果实...

冬瓜

益吃理由: 冬瓜主要产于夏季,取名为冬瓜是因为瓜熟之际,表面上...

豆腐

益吃理由: 豆腐,古称“福黎”,是由我国最早发明、制造,而后传...

莲子

益吃理由: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成熟的种子,是常见的滋补之品,有...

鸡蛋

益吃理由: 鸡蛋被认为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质、脂肪、卵黄...

1、不能过度饮酒; 2、不能进食过多肥腻之品,高胆固醇食物; 3、不吃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 4、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

桂皮

忌吃理由: 桂皮是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气味芳...

牡蛎

忌吃理由: 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及大连湾牡蛎等的贝...

茴香

忌吃理由: 茴香菜又名香丝菜,嫩叶作菜蔬。果实作香料用,亦供药...

韭菜

忌吃理由: 韭菜属百合科植物韭的叶,多年生宿根蔬菜。 原产东亚,...

蟹黄

忌吃理由: 蟹黄含有过高的胆固醇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