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肘置换与ORIF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类似

医学资讯 » 骨科 » 骨科循证

全肘置换与ORIF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类似
2024-06-16 07:21:41

桡骨远端脆性骨折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随着内固定物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全肘关节置换术(TEA)成为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安全和有效方法。美国在过去十年中,使用全肘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案例就明显增加。

相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全肘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在于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早、短期疗效好。但是它的缺点也同样显著,例如:严重的负重限制、假体磨损或松动和可能还需要进行翻修手术。

目前仍无证据表明全肘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锁定钢板)。因此,Githens医生等进行了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的比较分析研究,文章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上。

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的数据库搜索关键词“humerus”、“fracture”和“elderly”,得到1795篇文章,经核对筛选后剩下27篇文章(共563名患者)符合要求(图1)。其中使用全肘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有13篇,使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有10篇,剩下4篇是两者治疗的疗效比较。


图1:文献筛选过程

肘关节功能客观评价方法包括:活动范围(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和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影像学评价内容包括:内固定物失败、异位骨化、假体松动或假体周围骨折等术后并发症,而且还根据是否需要再手术分为轻度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

TEA组术后平均随访45.9个月,而ORIF组术后平均随访43个月,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随访时间的长短与并发症的发生无关。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的平均活动范围类似(TEA组为101°,ORIF组为100°),TEA组术后肘关节伸展和屈曲角度分别为24.9°和125.6°,而ORIF组分别为20.4°和120.4°。

TEA组和ORIF组分别由16篇和11篇文章使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但是两组的平均分数也只有2.5分差距(TEA组90.0分,ORIF组87.5分)。使用DASH的文章较少,其中TEA组有5篇,评分分数为38.5分,ORIF组有3篇,平均分数为35.2分。

TE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ORIF组,其中前者的轻度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6%和11%,而ORIF组的分别为20.6%和13.7%(表1)。因此,ORIF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更好,而且再手术率也高于TEA组(9.4%比5.7%)。

表1:TEA组和ORIF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表明全肘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肘关节功能评分和活动范围类似。虽然OR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高,但是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医学选择手术方案时应充分衡量每种手术方法的利与弊。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