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背后隐藏的健康密码

儿童呕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多发于婴幼儿时期,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出现呕吐或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是由于胃肠功能的较弱引起的,专家介绍,小儿发生呕吐的时候一定要密切观察,除了生理因素外,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必要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小儿呕吐与生理解剖特点息息相关

活泼可爱的小宝宝一旦发生了呕吐,便急坏了爸爸妈妈。其实呕吐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宝宝之所以会呕吐是与其生理解剖特点分不开的,宝宝生下来时,胃呈横形,容易折叠,加上括约肌不发达,很容易发生呕吐,此种呕吐多为生理现象,约60%在生后1岁到1岁半消失,30%持续至4岁左右缓解,仅有约10%是病理性的,需要治疗。

两点看透小儿呕吐的奥秘

一、呕吐物的颜色:

如果宝宝是生理性呕吐,吐出来的以奶和奶块为主,俗称“溢奶”。这种呕吐随着宝宝的发育和添加辅食后逐渐缓解。遇到这种情况,切忌喂奶过快过量,喂奶时要取半坡位或将床角垫高,喂奶后将宝宝抱起后轻拍背部,让小家伙打个饱嗝,这样可减少呕吐的发生。以后随着适量的添加辅食,增加奶的黏稠度,呕吐可逐渐消失。

如果宝宝吐的是黄绿色水样物,这是胆汁的颜色,医学上叫胆汁性呕吐,说明肠管有梗阻,系肠内容物返反流引起,是肠梗阻的危险信号,这时可不能轻视了,要及早送宝宝去医院检查治疗。专家特别强调,在去医院的途中千万不要再给宝宝喂食物或水,以免加重肠梗阻。

如果呕吐物为红色或咖啡色,有可能是胃肠道有出血,这种血性呕吐物是小儿急重症之一,有时可引发休克,必须及时抢救治疗。

二、呕吐的方式和并发症:

宝宝在喂奶后不费力的发生呕吐,呕吐物从口角溢出,多是生理性胃食管反返流的表现,小儿吐后仍然有强烈的求食欲,也不会因为呕吐而影响营养和发育。

如果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被有力的溅到床边甚至地板上,有可能是胃的远端(幽门)梗阻,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家长可以观察宝宝在呕吐前是否上腹部膨隆,有从左向右的蠕动波,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延误治疗可导致营养不良甚至衰竭死亡。

如果呕吐同时伴有发烧,不爱吃奶、哭声尖且直,这往往是颅内感染的表现,需立即去医院,否则会危及生命。

从某种角度讲,呕吐是反映小儿胃肠功能的晴雨表,父母们应当了解一些小儿常见呕吐的特点和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