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已经够解放了,还要解放什么?”这是方刚成立“男性解放沙龙”后听到最多的质疑。但事实是:当今女人主动提出离婚案件高达74%以上;同类病症问诊率男性比女性低40%;男人遭受女性施暴比例约达15%;男人自杀身亡者是女人的3倍;男人寿命平均比女人短6到8年……这样的男性是不是需要解放呢?
5月13日,成立不久的首个中国“男性解放沙龙”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了第四次讨论,期望改变传统两性刻板形象。同时上海复旦大学“性别文化周”在5月17日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上做演讲的孙中欣认为,解决当代中国性别问题应该从转变传统的两性形象开始,当男人可以选择柔弱、当女人可以选择坚强而不受旁人另眼相待时,两性的解放事业都向前迈了一大步。
【男性为何需要解放?】
男人很累,为何拒绝解放?
方刚是男性解放沙龙召集人,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博士生。在方刚的“男性解放沙龙”成立不久后,一个名叫千千何风的网友告诉方刚说,她有一个自己很爱的男友,但从事业上看,男友不如她,她通过努力说服了家人,以此给男友一个“解放”的机会。然而男友自己却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逃离。方刚认为,正是男强女弱的男权文化,伤害了如千千何风男友这样的男人。在这种重压下,男人尽管很累,却拒绝解放。
在方刚看来,男性要解放的对象是男权文化,它要帮助男人从男权文化的伤害中走出来,尊重男人的多元选择。他希望解放后的男性可以自由、快乐地选择自己的生活。“男性解放并不是鼓励男人都不求上进,在各方面都不如女人。但如果涉及到男人与成功的关系时,我认为如果一个男人乐于追求事业成功,没有问题,但如果一个男人不想无止境地追求成功和金钱,社会不能用‘不求上进’这样的词来贬损他,只要他能养活自己就行了。”方刚说,金钱与成功均没有止境,应该鼓励男人在打拼的路上有时也可以停下来,享受生活的快乐,包括把精力和时间更多一些给孩子给家庭。这也是女性所乐于看到的。
【男人解放的“先锋”】
“稀有”的上海男人
上海男人名声在外,能从口袋里同时掏出手帕和纸巾的男人肯定是上海男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男人肯定是上海男人,每天准点打电话向太太汇报的男人肯定也是上海男人。之所以上海男人备受“歧视”,大概就是嘲笑他们缺乏所谓的“男子气概”。但同为从事男性解放事业的方刚和蓝怀恩(台湾两性研究作家)却很喜欢这样的上海男人。男人能够洗衣服,买带鱼回家,说明他们很自信,不在乎做这些事,有男女平等意识。上海男人务实,爱家顾家不暴力,在妻子眼中才是大丈夫,男人倒马桶小,男人照顾痛惜女人大。
蓝怀恩写下了《我爱上海牌男人》一书,她认为上海男人是“稀有物种”,他们的珍贵在于他们的男性特质迥异于刻板理解的男强女弱及男尊女卑。“一个不暴力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表扬?一个以行动疼惜女人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称颂?一个不随便抛弃家庭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赞赏?”
多年前,作家龙应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啊,上海男人》,提到“上海男人竟如此可爱;他可以买菜烧饭拖地而不觉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衣服而不觉得自己卑贱;他可以轻声细语和女人说话而不觉是自己少了男子气概;他可以让女人逞强而不觉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赏妻子成功而不觉得自己就是失败”……这段文字当初还引发了全国男性对上海小男人的“鄙视”,而今却成为“男人解放”的模板。
【女性主义者谈两性解放】
两性解放,关键强调人的个性
孙中欣是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性别问题研究员。她在做女性研究的这些年来遇到的最多的一个质疑和方刚一样,“女性已经够解放了,尤其是上海女性,为什么你们一直在提出女性解放?”但事实是,女性在政治参与度上远远不如男性,中国中层干部的女性比例远远低于30%,而在北欧,这个数据可能达到1/2强;在教育上,一个调皮好动、成绩中等的男生可能导致教师的正面评价,而一个同样性格的女生可能被归类于“疯姑娘”;在广告形象上,女性永远是那个“由内而外,细腻红润有光泽”的花瓶,而男性则是那些事业成功、西装革履的佼佼者,更不用去提就业、婚姻中女性所承受的不平等。
孙中欣说,女性解放和男性解放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男权文化的受害者。女人受的害更直接、更鲜明、更深重。男性解放也好,女性主义也罢,其实都在强调人的个性。男人也可以温柔细腻,女人也可以勇敢刚强。对一个普通男性或女性来说,打破这样传统的男女身份划分法之后,可以自由按照自己的特长发展。
【两性解放的困惑】
“拒绝解放”的男人
“都说有家的男人多幸福,不知养家的男人多辛苦”,这句广告用语道出了许多男人的心声,可要他们当面承认作为男性的困惑时,恐怕很难找到这样的“勇士”。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男权文化不鼓励男人做这种“无利益”的事,不支持男人交流与倾诉的尝试,这也就造成了参与性别研究的男性群体的缺失。所以在方刚的沙龙中,参与的稳定人群是大学生,成年人很难参与进来,他们陷于生活中,同样的时间,可以用来赚钱,可以用来做“实事”,谈论思想觉悟就显得虚了。
孙中欣也有同样的感触,她在参加一些性别研究会议时,由于鲜有男性,所以每次会议休息时间,参会的女学者都跑去“占领男厕所”。孙中欣说,她在复旦开设了性别课程,往往会引发课堂争辩抵抗,男生往往将一些不平等现象归咎于生理上的区别,而孙中欣对学生说,作为研究,你可以不接受某种观点,但你首先应该了解它们。
【对话·现状与理论的错位】
现状下,我们能做什么?
●记者:改变现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最要命的是,大部分的人都认同现有的男女形象,在现实的状况下,普通人能做什么才可以改变这样的格局?
□孙中欣:榜样的力量和知识的传播。挪威曾经有个运动员由于妻子临盆而放弃了一场国家队比赛,导致了球迷的愤怒,但同时也改变了挪威部分男性的观点,告诉他们可以在工作和家庭之间选择家庭。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传统不同的男女形象时,改变就做到了。
-方刚:我们不能希望立即看到实际成效,更不能幻想籍此得到个人的名利,我们只是从反思和改造自己做起。这是一项漫长的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记者:无论我们如何谈论两性平等,许多规则存在是由于它还存有市场,比如我们对女性的要求首要是要求她漂亮,不可否认的是,漂亮的女性或者漂亮的男性依然有优势,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理论和现实的错位的?
-孙中欣:两性完全和谐相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更多的时候应该是观点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谈判,有进有退。作为个体,她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方刚:对女性漂亮的要求,是男权文化塑造的,原旨是把女性当作被观赏者。但我个人并不认为女性就不应该爱美了,主要是看你持一种怎样的心态。应该反省一下:爱美只是为了讨男人喜欢,为此放弃自己的追求,或者另一种可能,你仍然是一个自立自尊自强的女人。(文/记者 )
相关阅读:
两性情感:25岁,35岁,45岁的男人最想要什么?
两性情感:男人停手脱下她的内衣,因为你不能给她穿嫁衣
两性情感:男人容易吗
最受男人喜爱的女人有四种品质
男人趴着睡觉的7个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