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静宜
诚信是古老的道德范畴。在古代,人们讲诚信主要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诚实,守信用。”不管权威如何介定,我们都认可的是: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它是人生旅途中不可缺少的背囊。
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曾子为人就很诚实。一天,曾子的妻子上街,孩子闹着要与母亲同去。曾妻哄孩子说:“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她上街回家,见曾子准备杀猪,急忙劝阻说:”我只是哄哄孩子。”曾子说:“怎么能说谎呢?”说着,便把猪杀掉了。
孔子也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把诚信看成是君子必备的品质。甚至还把诚信摆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唐太宗治理天下时,唐朝呈现繁荣昌盛的现象,离不开一个“诚”字。他相信,只要国君带头守信,国民才能守信,国家才能太平。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与人交往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诚信能赢得友谊;就商业经营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诚信能树立良好的信誉;就治理国家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诚信能赢得民心。古人能坚持诚信,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现代社会中也有这样的君子。晓庄学校的创办者陶行知先生的确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儿子陶晓光要到成都一个无线电修造厂工作,需要一份资格证明书。陶晓光写信给晓庄学校的马副校长要了一张毕业证书。在重庆工作的陶行知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打电报要晓光将证明书立即寄回。他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追求真理做‘真人’,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他用行动告诉孩子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
海涅曾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是的,生活不可能因为撒谎而精彩。不讲诚信,将酿就生活的苦果。有一家餐饮店,老板让工人必须洗七遍碗才够得上清洁标准。然而有一个工人却偷工减料,他只洗五遍就算了。老板发现后,把他辞退了。当他再到别的餐馆应聘时,招聘人员说:“你就是只洗了五遍碗的打工子啊,对不起,我们不需要不诚信的工人。”失去诚信,使他丢了工作。
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改革将更加深入,开放将更加扩大,经济将更加发展,民主将更加健全,科教将更加进步,文化将更加繁荣,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这些都迫切要求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的环境,完善诚信的制度。做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培养自己诚信的品质和诚信的素养。
朋友,诚信是无价之宝,在人生的旅途中,请背好诚信的背囊。
相关阅读:
调节身体机能要从调整饮食习惯开始
一个姿势就能看出她有过几个男友
喝咖啡真的会导致钙流失吗
想要白白白,从挑对防晒伞开始
另类温泉文化日本奢侈食品温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