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玄机多 可别都赖肩周炎

42岁的张女士半年前出现左侧肩膀疼痛,垂下胳膊时并不明显,但当手臂抬高和旋转肩关节时疼痛就非常剧烈,在医院拍片并未发现骨质异常,医生诊断为肩周炎。但一系列治疗后,疼痛并没好转,反而出现了夜间痛醒的情况。

后来骨科医生仔细看了她的片子,发现有明显的肩峰下骨赘(骨质增生),再结合她的症状,诊断她患了“肩峰撞击综合征”,通过手术,去除了她增生的骨赘和瘢痕组织。术后张女士关节的疼痛消失了,手臂很快就能自如地抬起来。

在临床有不少“关节”医生不够专业,往往看见肩痛就诊断为“肩周炎”。其实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肩痛,肩周炎仅是其中一个原因。

那么,肩周炎会有哪些表现,你又该如何判断呢?

1、肩部疼痛

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

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

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

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后半夜甚至会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

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6、X线及化验室检查肩周炎

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走出肩关节病误区

误区一:依赖止痛药

有统计发现,在曾发生过急性肩痛的被访者中,多数人选择自己贴药膏、用跌打酒,或者随意服用止痛药。殊不知,止痛药或膏药只起到局部暂时缓解或控制疼痛的作用,引起疼痛的根源仍然不能得到适当处理,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引发慢性肩痛。

误区二:见好就收

许多患者只要疼痛稍有缓解,就会立即停止物理康复治疗或者药物治疗。如果不遵循医嘱,凭感觉行事,病灶处的炎症或损伤可能只恢复了部分,很容易在短期内反复发作。

误区三:推拿不等于治疗

肩痛时,专业的推拿不但能舒缓疼痛,还能从根据精确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彻底除根病变。但需要提醒的是,不恰当的手法只会弄巧成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损伤。

误区四:小毛病犯不着手术

虽然多数肩关节疾病可以通过各种保守治疗或康复训练来缓解或者治愈,但仍有极少部分肩部疼痛需要通过手术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目前,肩部手术大多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少、恢复快。因此,肩关节疼痛发作时,应及时前往专业关节科医生处就诊,明确诊断和接受适当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