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美国人多少年来都对中国菜中的“味精”唯恐避之不及。不过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吃中国菜的时候可以要求厨师不放味精,但他们大概不知道,他们爱吃的罐头蔬菜和加工肉类当中,可能也有味精。不过上周,美国化学学会(ACS)发布了一段视频,试图为味精正名。
ACS在新闻稿中写道:“从来没有哪种食物配料背负了像味精一样重的包袱。味精在过去50年,名声一直都不太好。在这周的视频中,我们就要解密味精,并且告诉大家,为什么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
那么,专家到底是怎么说的呢?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在食物中添加味精,“一般被认为是安全的”(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即“GRAS”)。尽管很多人说自己对味精过敏,但是科学家在对照实验中发现,那些声称自己对味精过敏的人,并非始终会对味精有过敏反应。
一篇2008年发表在期刊《肥胖》(Obesity)上的论文指出,味精可能导致人超重。研究评估了752位居住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民,在那里,普通家庭烧菜时加入味精是很正常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烧菜时加味精更多的人,体重超标的可能性更高。但ACS的专家认为,这篇论文的研究者试图把“使用味精”和“肥胖”联系起来,显然,这种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
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的高级研究人员Lisa Lefferts在接受雅虎健康的采访时表示,味精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问题,但的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一部分人对大剂量的味精过敏。
好消息是,Lefferts说,研究人员并未发现小剂量的味精会导致健康问题。“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说自己对小剂量味精都过敏的人是疯了或者在说谎。”
美国梅奥诊所的营养学家Katherine Zeratsky在研究味精时发现,有流言说,味精会导致包括头痛、腹泻、盗汗、心悸、恶心等症状。科学家并未发现直接证据证明,味精会导致上述症状。同时她也说,科学家承认,一小部分人对味精会有短时的过敏反应,但症状通常较轻微,且无需治疗。对这部分人来说,避免过敏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吃含有味精的食物。
对味精的安全性存有疑虑的人而言,味精是很容易避开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含有味精的食品,必须在配料表上注明。但味精成分天然地存在于一些配料中,如水解植物蛋白、自溶酵母、酵母抽提物、大都抽提物、蛋白质分离物,甚至是番茄和奶酪中。美国食药监局表示,尽管以上这些配料也要注明在配料表中,但没有强制规定要求注明这些配料当中也含有味精成分。当然,任何包含自然含有味精成分的食物,都不能标注“不含味精”字样。另外,根据美国食药监局的规定,“味精”在配料表上也不能被笼统地归为“调味剂”。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