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时挂“普通号”和“专家号”有什么差别?

重庆市物价局制定的医疗服务费用标准中,在规定门诊挂号费是,对“专家”进行了如下定义:

专家要求:具有20年以上工作经验,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 (1)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2)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 (3)博士生导师;

  • (4)重庆市重点学科带头人(包括曾经担任过);

  • (5)经国家审定的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可见要达到专家门诊的级别是很难的,大部分医生一辈子够不上这个档次,在大型医院一个科室可能也就几个专家,教学医院可能多点。

▍专家经验丰富,至少在自己擅长的小方向能拿一把;

如上,专家相对稀缺,所以挂上号要难一些,如果不求专家号,可能当天早点去就能挂上,当天解决问题,但专家就得预约时间(说实话,我觉得预约很好);

▍专家号相对贵,当然,在很多地区物价局固定的专家号价格绝对值也是非常低的,像北京市10元,重庆市18元,除非是其他特需的特批;

▍专家号容易被黄牛炒作,我知道的有炒到几百到几千元的都有,即便施行实名挂号、网上挂号这种现象仍存在,顶级医院专家一号难求;

▍专家不是万能的:上了年纪、退休返聘的专家很吃香,一方面,他的经验能快速简洁地解决他经验范围内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现代医学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几年十几年间都有很多的新技术、新思路出现,以前对一些疾病的认识、描述方式以及诊断和治疗手段到现在很多都发生了变化,年纪很大的专家常没有及时跟进。我们每周都有病案讨论,一些七八十岁的泰斗人物也会来旁听,也会请教他们的观点,常常此时就看出一些“代沟”来,时代变化快啊。我个人推崇45-55岁左右,事业处于上升期至巅峰的专家,他们在是业界最强的,当然,也是最忙的。

▍非专家的医生也是分级别的,主治医师,副高,正高等,其实只要医院不错,即便最低级别的也能解决大部分小问题、常见问题,按照你自己对疾病的判断,越难的越往上走吧,只有这样。同样道理,越高挂号越难,毕竟挂号费谁都出得起,谁不想享受最好的呢。

▍其实不管是专家、非专家,更最重要的挂对号,现代医学分科非常精细,每个医生有各自的擅长和侧重,尤其是专家,越到后面越是只研究某一些范围很窄的疾病,所以挂号注意看介绍,除了科室外还要看医生擅长什么,你就挂自己对应的那个,冠心病就挂搞冠心病的,脑卒中就挂搞脑血管病的,这样即便不是专家,可能也比你挂了不善此病的专家的号要好。

▍回应早上的问题补充:有的医生又坐专家门诊又坐普通门诊是这样的,一些科室专家数量比专家门诊的数量多(设专家门诊需要上头批的),所以大家轮着坐,没轮上的时候的门诊日就在普通门诊看病。为什么非得上门诊呢?除了医院医院,自己住院病房的病人大多也是门诊收进来的,出院后回来复查的多数病人也是到门诊来看当事医生的。另外专家号限号的,普通号一天看的病人看得多得多,所以如果你抱着看专家号又想省事的目的去挂那些有资格坐专家门诊却在那天坐普通门诊的号,缺点就是:未必好挂,而且给你一个人的时间不多。

▍另补充几点建议:

还有很多疾病是搞不清楚的,不是挂上专家号就能解决,这里面决定性的除了经济实力,更有天命;

对问题要有基本的判断,通常情况下比你严重的人多了去了,一般的问题就往大医院跑,跑去就挂专家号,排个n久,挂上了看你十分钟就完事儿了,然后到网上抱怨现在看病真是太难了,这是自己折腾自己。抛开私立医院,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以及一些专科机构,不大的问题从下面医院走起,自己方便点,也节约点医疗资源,方便一下更重更难的病人。

原文讨论: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60955

相关阅读:

增加寿命的3种行为,喝水第二,运动第三,第一很少有人做到
这种酸奶无需冷藏就能保存6个月,它为何如此“优秀”?
常用这几招50岁年轻如少女!
别拿大枣盲目养生,糖尿病人3个时间吃枣,等于再喝糖水
女人养生不可忽视保养误区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