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结核并发截瘫的护理 为需要的人转发

核心提示:脊椎结核并发截瘫是由于病灶中的腔液、干酪物质、死骨或坏死椎盘等综合性原因致使截瘫。在病晚期可由椎管内肉芽组织纤维化瘢痕包绕脊髓外,椎体病理性脱位或半脱位。Sorrel和Sorrel-Dejerin(1925)按脊椎结核病程2年内出现截瘫者称早发截瘫,2年以后截瘫者为晚发截瘫。那么,脊椎结核并发截瘫的治疗护理怎么做呢?

一、脊椎结核并发截瘫的治疗护理

  (1)切口在术侧背部脊柱旁以病椎为中心,作弧形或直线切口,弧形切口顶点距离突中线8cm,切口长12~14cm。

  (2)手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和深筋膜,再将第一层的斜方肌、背阔肌和第二层的菱形肌、后下锯肌沿切口方向逐层切开,并向外侧剥离牵引,在距棘突4~5cm,即骶棘肌较薄处纵行切开,分别将该肌向两边牵开,就可见到与病椎相对应需要切除的2~3根肋骨近端。沿着病椎相连肋骨周径将骨膜肃离,直至肋骨颈和横突,并在肋骨颈处切断,距横突外侧6cm剪断肋骨另一端,取出肋骨,用圆头骨膜剥离器沿肋骨,将其内下面骨膜剥开,注意勿撕破胸膜,充分暴露肋骨头,利用横实为支点,撬出肋骨并没有,此时间即可见脓液溢出,吸尽脓液。同样方法切除其上、下方肋骨,沿肋骨床与胸膜间隙,将胸膜向前钝性推开扩大直到病椎帝及椎前,刮除病灶中内容物、干酪物质和死骨。

  (3)游离肋间神经并加以保护,结扎肋间血管,以肋间神经为向导,找到椎间孔,用小咬骨钳Kirreson扩大之,随即切除弓根,显露椎管的侧方,即可见到脊髓。同法切除其上下肋骨头颈及椎弓根,切切实实除的数目以病变范围为定,一般2~3个即可。这时病椎的后方即椎管的侧前方,压迫脊髓的干酪、死骨或坏死间盘要轻轻地刮切,注意勿触碰脊髓,脊髓硬膜周围包绕的结核肉芽组织,或环形卡压脊髓的纤维瘢痕也应一并剥离切除。如病椎严重后突压迫脊髓,或将后突的骨嵴部分切除,以达到充分脊髓减压的目的。减压后脊髓(病灶治愈型)表面可取游离的脂肪片覆盖防止瘢痕形成再度压迫脊髓。

二、脊椎结核并发截瘫有哪些症状

  一、脊髓的主要功能

  是大脑皮层对运动,感觉和括约肌三种功能控制,感觉的传人和大小便的控制,截瘫是以主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一些学者将截瘫病人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分为四级,便于观察治疗中截瘫的发展和治疗后的效果。

  1、病人步行正常,自觉下肢有力,检查有或无踢阵挛,跖伸病理性反射阳性。

  2、病人行走时肌肉紧张痉挛,无力,动作不协调,需要或不需要扶拐能行走,检查肢体有痉挛性轻瘫。

  3、下肢肌无力不能行走,病人被迫卧床,检查呈现伸直型截瘫,约50%病例知觉障碍。

  4、病人出现屈曲型痉挛截瘫,50%以上病人知觉障碍,常有褥疮,或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将软瘫也包括在内。

  二、截瘫指数

  1、按脊髓三种功能丧失程度而划分,以0,1,2三个指数来表示,0代表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功能,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这三种功能丧失的程度不是完全平行一致的,常见两下肢自主运动完全丧失时,而感觉和括约肌功能尚可存在,为便于治疗前后比较,应详细记录。

  2、例如一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接近完全丧失,则指数为2,感觉迟钝但未完全丧失,则该患者截竣总指数为4,经治疗后该病人括约肌功能和感觉障碍完全恢复,运动功能不恢复,则截瘫总指数为2,说明治疗方案正确有效,可以继续进行。

  3、截瘫指数有其优点,因分级较少,对三种功能丧失的程度虽仅作粗略的表示,但仍不失为有用的指标。

  三、脊髓受压定位诊断

  判定病灶的上界和下界通常无困难,X线摄片椎体破坏严重和椎旁扩大阴影处即可定位,但是,当X线摄片椎旁阻长达4~6个椎体且椎骨破坏不明显时,应详细作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其他影像检查结果才能确定其纵向受压的水平。

三、脊椎结核并发截瘫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纸摄片

  脊椎正侧摄片显示椎旁扩大阴影和椎体明显破坏者通常就是脊髓受压的平面,如果椎旁脓肿长达4~6个椎体长,而骨质受压的平面,结合体征等才能确定,必要时应进行脊髓造影,CTM或MRI等。

  2、脊髓造影

  显示存在硬膜外压迫的征象:主要特征是正位摄片在梗阻部断面可呈毛刷状或凹凸不规则,但无斑片状充盈缺损,侧位见受压处造影剂移位与骨性椎管距离增加或充盈缺损,病变在硬膜内,造影剂无受压移位,但蛛网膜下腔内的造影剂变细或断续,有斑片状或小杯口充盈缺损,或小斑片状散在分布,显示完全梗阻或部分梗阻与截瘫的程度(完全或部分)无明显相关。

  3、CT:对细小死骨构成压迫的定位更有价值。

  4、MRI

  (1)在屈曲痉挛型,驰缓型截瘫和病灶治愈型等严重截瘫病人,除X线常规摄片外,MRI检查为首选,它在T1加权像低信号和T2加权像显示相对高信号,能显示椎脓肿及其侵入椎管的范围,矢面结合轴面能准确显示脊髓受脓液或肉芽组织压迫的位置,当图像显示马尾以上硬膜外腔60%受压迫时,一般临床检查都不有同程度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

  (2)MRI偶可发现在T1加权像矢面上病变的脊髓有囊样改变,在病灶治愈型截瘫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矢面相可见后突畸形最严重处脊髓变细萎缩,偶在T1加权像相脊髓本身尚有异常条状信号。

四、脊椎结核并发截瘫引发什么疾病

  1、褥疮

  (1)褥疮的分度

  局部皮肤红肿、发硬Ⅰ°;表皮紫红,有水泡未达到皮下Ⅱ°;褥疮深达皮下组织,有时露出肌肉或肌腱Ⅲ°;局部组织坏死深达骨质Ⅳ°。

  (2)褥疮常见部位

  截瘫平面以下,皮肤感觉消失,骨突出处的皮肤易发生。平卧时好发的部位为骶部、两侧大粗隆跟部及户胛区;俯卧久时髂前上棘及髌骨前方可发生褥疮。

  2、排便功能障碍

  (1)截瘫病人排便功能障碍,多表现为便秘。经研究观察病人升结肠、横降及乙状结肠的蠕动顺序与正常人无异,发生便秘的原因,由肛门括约肌动作不协调,排便时肛门括约肌是紧张。对这种病例用肛门栓为妥,而不用缓泻剂或用手指挖出大便块。

  (2)病人因便秘常招致腹胀,特别是麻痹平面较高者,病人更加不适,便秘解除后,腹胀就可好转。

相关阅读: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股骨头坏死能治好吗?
骨质疏松会导致腰疼吗 骨质疏松和缺钙的区别是什么?
骨质疏松腰痛怎么办?骨质疏松好治吗 ?
股骨头坏死为什么膝盖疼? 股骨头坏死注意什么?
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能不能怀孕? 强直性脊柱炎会不会遗传到下一代?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