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 董力,男,硕士。1978年9月~1983年7月:四川医学院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1989年7月: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2004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5月~2004年9月:赴澳大利亚悉尼医学院进修学习。1983年7月~1989年6月: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住院医师。1989年7月~1990年7月: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住院总医师。1990年10月~1996年7月: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胸心外科,讲师。1996年8月~2003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副教授。2003年5月~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教授。
现任职称: 教授,硕士生导师
科研成果: 主要进行心脏瓣膜外科抗凝治疗及监测的研究。共发表各级刊物论文8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论文13篇。首次在国内提出了低强度抗凝治疗减少抗凝出血并发症的观点。最先在国内制定了中国人抗凝治疗的标准,并引入了国际标准比值的概念。其代表作论文两次分别被美国国家图书馆(Medline)收录。申报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经营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各一项。参编、参译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各一部(共10.35万字)。
获奖情况:《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方法学研究及低强度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获2005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生物瓣替换二尖瓣后侵入性血流动力学测定及非侵入性观察综合评价功能的研究》获1998年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应用国际标准比值监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获1999年四川省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